油籽和油脂年壓榨產能為1,158萬公噸,規模地位處于國內行業領先; 大米年生產能力達244.5萬公噸,工廠布局覆蓋全國主要水稻產區,有效增強原料掌控能力。主要油籽產品加工銷量從2013年低位同比增長10.5%至2014年993.6萬公噸,甜味劑銷量同比穩步增長17.8%至68.1萬公噸,麥芽產品銷量達到創紀錄的68.7萬公噸,較去年增長38.7%。目前甜味劑產能104萬公噸,麥芽加工年產能為74萬公噸,因此短期無投資擴產的需要。 生化及生物燃料業務毛利基本穩定;大米加工及貿易業務在產品結構優化及營運效率提升的帶動下,毛利率明顯提升;小包裝面粉以及標準面粉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加上小麥價格持續走低,預計小麥加工業毛利率可提升。 受下游豆油價格持續走低和年初高價進口了大量大豆影響,造成凈利潤7.75億港元的虧損, 但今年4月份以來近四成省區市純大豆油價格上漲,油籽產品加工有望轉虧為盈。啤酒原料收入按年增長26%,未來啤酒消費將向中、高端升級,料增長保持強勁。 公司有可能獲中糧集團注入豬肉業務,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性增長可能觸動燃料乙醇業務,盈利反彈預期強烈。市帳率0.88倍,估值便宜。 來源:齊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