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為止,雙匯集團已經在肉制品行業走過30個春秋。從今年開始,在繼續前行的路上,雙匯開始不斷變換著步伐。 供圖 壓軸食博會 5月16日,在第十三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上,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現場試吃公司新研發的十幾個新品,成為食博會上經典的一幕。 隨后,萬隆還邀請嘉賓們仔細品嘗了雙匯生產的各類產品。作為漯河市本土企業翹楚,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的雙匯集團,在此次食博會上當仁不讓,再次成為“人氣王”。 據悉,本屆食博會共邀請境內外參會投資商675名,重要團組20多個。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0家,國內500強企業10家,行業百強、知名品牌企業80多家,知名商協會30多家。 受到行業深度調整,以及產業模式發生轉變的影響,被業界譽為“天下第一會”的全國糖酒會近年來呈現了參展商數量縮水,人氣降低的蕭條景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區人口僅70萬,地處中原的小城漯河市所打造的食博會,十幾年來從一個地方性展會,逐漸發展為全國乃至全球食品行業的交流盛會,成為食品產業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由此,食博會也成為諸多企業爭相“走紅毯”的一個平臺。 而大本營就設在漯河的雙匯,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今年以來,雙匯推出了上選雞腿王、智品牛肉王、食享魚肉王、弗吉尼亞烤香腸和酸萌萌香腸十幾款較為高端的新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也瞄上了年輕人,因此風格包裝更趨于年輕化。“食想家”、“我是搖滾青年”、“直言愛、不怕酸”等廣告語都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的語境。 食博會當天,雙匯的新形象很討喜。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和參展人員,甚至是單純的吃貨,都前往雙匯的展臺試吃和咨詢。 雙匯集團公關宣傳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新金融記者表示:“今年推出的新品著重增加了時尚元素,希望能夠貼近年輕消費者。未來,雙匯將繼續以新品類、高品質和更加時尚的新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完善產業鏈,大建養雞場 雙匯開始養雞了。在這之前,雙匯此前已經有了自己的養豬場。 按照這種節奏,雙匯好像離“六畜興旺”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據了解,這個肉雞養殖一體化項目,是雙匯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總投資18.3億元。投產后,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利稅4.5億元。該項目按照國際標準建設,是全產業鏈運作的大型現代化養殖加工項目,包括種雞繁育、種蛋孵化、商品雞飼養、飼料加工、肉雞屠宰、肉制品深加工 、生物工程和有機肥料等36個小項。 繼去年試探電子商務之后,雙匯相繼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嘗試。而此次開始養雞,意義則更為深遠。 今年來,雖然禽類整體安全得到控制,但偶爾仍會有小范圍的病雞病鴨事件,讓人們時而恐慌。 按照發展規劃,雙匯的肉雞養殖一體化項目在未來兩年內實現5000萬只飼養規模,將進入中國白羽肉雞養殖行業前十。雙匯自己養雞后,雞肉質量將進一步得到把控。 不過,全面投產實現5000萬只肉雞的飼養規模,仍然不能滿足雙匯年消耗60萬至70萬噸的用量,雙匯還需要外購。但和之前相比,由于已經可以自身提供一部分雞肉,雙匯與外部供應商談判時,議價能力將會增強。 從動輒18.3億元投資的大動作來看,雙匯的思路似乎并不應該由此中斷。 有相關人士透露,雙匯開養雞場,滿足自用是放在首位的。“未來順利的話,雙匯想成為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雞肉供應商。” 同時,也有權威人士稱,未來不排除雙匯會發展牛羊魚肉制品,實現產品的進一步多元化。 轉型迫在眉睫 去年,正值雙匯集團成立30年。就在這個節點,雙匯決定,和以往的輝煌揮別,重新思考再上路。 由于今年一季度國內豬肉市場不景氣,肉制品市場哀鴻一片。 得利斯(002330,股吧)201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4.50億元,同比下滑13.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182萬元,同比下滑17.73%。雨潤食品雖未公布季度報表,但是從其2014年年報營業額同比減少10.6%的情況來看,公司壓力也很大。 由于整體肉制品行業的低迷,所以今年成為雙匯調整戰略的一年。而今年做出的改變,也是公司歷史上最重視的戰略轉型。 雙匯先是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推出系列新品來迎合新常態下的市場變化、通過推出系列新品來迎合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隨著80后、90后以及0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公司通過推出新品迎合需求的戰略將顯著提升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公司進入戰略調整時期的同時,新產品的推廣也將逐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產品方面,雙匯今年的戰略布局是“穩高溫、上低溫”和“穩老品、上新品”。 從當前新品銷售狀況來看,今年推出的新品銷售狀況良好,某些熱銷產品甚至供不應求。 當然,對于今年的這批新品,雙匯也在市場推廣方面下了以往不曾有的力度。 未來幾年,雙匯也將加碼網絡拓展。按照雙匯的計劃,在未來3至5年內,每年網點數量將增加10萬個。 來源:新金融觀者 記者 孫翼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