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Koch介紹,臥式雙軸漿葉混合機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混合速度快,混合含有總量十萬分之一的微量組分飼料,每批料僅需混合1分鐘,混合物的均勻程度就可達到全價料的均勻質量要求。這一混合時間僅是臥式螺帶混合機所需時間的1/3左右。由于混合時間短,單位產量的混合電耗也較低。另外,該機型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CV≤5%;液體添加量最大可達到20%;充滿系數可在0.4~0.8范圍內調節。 制粒環節 在制粒環節,KimKoch著重強調了物料的水分含量以及蒸氣的飽和度兩點。他認為,物料水分的含量最高是17.5%,以不低于13%為宜。飽和蒸汽越高越好,但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如能將飽和度控制在90%就已屬最佳。不過,國內目前的飽和蒸汽一般只能達到60%~80%。他說,如果能將這兩個指標控制好,那么淀粉的糊化度就會越好,飼料里的抗營養因子越少,飼料適口性增強,料肉比降低。 倉儲運輸環節 KimKoch介紹,顆粒飼料耐久性指數PDI(PelletDurabilityIn-dex)是反映顆粒飼料質量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它可用來衡量顆粒飼料成品在輸送和搬運過程中飼料顆粒抗破碎的相對能力。PDI越大,說明顆料抗破碎能力越強,顆粒質量越好,飼料利用率越高。 另外,在此環節,KimKoch著重強調了飼料霉變的問題。他建議,除控制進倉飼料水分含量(如玉米等籽實類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13%以下,餅類的水分含量應控制8%以下)外,還必須控制環境相對濕度不超過70%,溫度不超過10℃。一旦發現飼料中有黃曲霉素,應立即清除,以防擴散。 總之,在KimKoch看來,在整個飼料生產過程中廠家要盡量做到資源有效配置,以達到減少損耗、節約成本的目的。這主要包括三點,一是要完全把飼料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做到極致,達到目標,沒有浪費;二是確保生產的有效性,不產生額外損耗;三是保證生產機械的有效性,廠家應詳細掌握機械的各種生產數據,如噸電耗等,成本的降低就是要從每一個看似簡單而細小的環節入手,向細微之處要效益。來源于: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