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論多難,占有市場是每個企業永遠相隨的課題。 2月4日,雙匯發展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表示,南方市場在雙匯產品的銷售分布上來講,確實是公司的短板市場。公司會加大對南方市場的開拓和投入,逐步提升產品銷售和市場占有率。 從目前來看,雙匯具備進一步開拓南方市場的能力。 現在,雙匯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廣東、江蘇等南方省市都已建立了生產加工基地。其中,于2011年12月正式投產的江西南昌基地,由雙匯集團投資12億元建立,年屠宰能力已達到200萬頭,主要生產生鮮肉和火腿,該生產基地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冷鮮肉生產基地。 拿下南方市場,是每個肉制品企業都日夜憧憬的夢。 早前,得利斯也在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正在加強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高端消費市場的銷售,下一步會逐步拓展南方市場,提升公司全國知名度。至于方式,公司表示不排除兼并、收購等任何快速提升的途徑和手段。 至于南方市場何時給出強烈的回應,暫時也只能交給時間。 深度轉型 作為一個食品企業來說,30歲已經是個不小的年齡。 處在這個年齡的食品企業,猶如人到中年:前有成就,后有擔憂。這個時候,最需要企業重新思考和定位,適時做一些改變。 單從這次新品戰略來看,和以往相比,突破已是不小。 本輪的新品,真正做到了精準定位,目標是90后,還有00后的年輕群體。從產品研發到市場策劃,雙匯內部先后進行了幾輪測試,設計、包裝、口味和宣傳等方面都比較統一地表達了產品的訴求,同時也增加了賣點。另外,在上市之前,雙匯內部已經把產能、招商、陳列、地推和品鑒等一系列工作準備好。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國內肉制品行業的銷售模式都主要表現為自上而下的“強推”,這往往會讓終端經銷商感到被動。這一次,雙匯想借助新品戰略,充分和經銷商溝通,從而讓經銷商主動地拉動終端銷售。 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此次雙匯的新品戰略不再局限于單品,而是表現為“系列”。并且,之后將會出現陸續跟進的系列,預計6月份左右將會上市中低溫肉制品新品。 目前,新品已經在河南省內開始鋪市,省外的經銷商也已經在進貨。預計在春節之前,全國一二線城市的AB類商超將會出現這批“萌動”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肉制品的老大,雙匯的動作隨時有可能影響國內生豬市場的價格走勢。 春節旺季即將到來,但生豬價格卻已連跌一個月有余,生豬養殖已陷入深度虧損。雙匯的新品戰略,或許會讓生豬價格出現溫和的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