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資金鏈流轉速度快、回報率高的地產行業而言,農業意味著投資金額龐大、產品周期緩慢、回報率低。然而隨著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在恒大之前,已經有商業巨頭頻頻涉足農業領域,如網易投資養豬場、聯想進入水果產業等等。然而,農業是個進入門檻低,而盈利乃至崛起都不易的領域,特別是在市場競爭異常飽和的糧油行業,沒有相關行業經驗的恒大將會怎樣突圍呢? 實施多元化戰略,做世界型企業——農業是跨國集團不可或缺的板塊 恒大這次跨界“玩”農業,既是事出突然,也應該算是理所當然。實際上,恒大進入農業領域,除了想要在國人生活必需品這個龐大的市場分得一杯羹之外,主觀上也因為自身的發展戰略。 今年8月初恒大召開半年工作會議,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會上提到了企業沖擊世界五百強的目標,并第一次提出了企業發展多元化戰略,透露企業將會根據市場抓商機,比如農業、畜牧業等傳統產業,這無疑是給恒大糧油和恒大乳制品等產品的上市留下了鋪墊。 8月26日在香港的投資者見面會上,許家印稱切入現代農業來發展多元化產業的舉動,跟目前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的大力扶持關系密切,恒大大刀闊斧進入糧油等產業,其目的是趁機打破中糧獨自壟斷國內糧油市場的格局。 雖然從提出多元化戰略到產品上市,期間僅僅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早在一年多前,恒大就已經在我國大興安嶺地區籌劃收購建立生產基地,目前已經投資了將近70億元,并購并建設了22個生產基地,并計劃投資超過1000億元打造恒大糧油、恒大乳業、恒大畜牧。 恒大集團副總裁劉永灼表示,恒大農業畜牧業的產業布局集中在大興安嶺生態圈,包括“嶺西”——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嶺南”——內蒙古興安盟國家重要農牧業綠色基地和“嶺東”——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黑河、綏化、雙鴨山“國家大糧倉”。 生產基地要“綠色安全”,質量管控人才成招聘重點——農產品質量安全被擺到至高位置 為何選址大興安嶺生態圈?看上的就是這里的生態。劉永灼說,大興安嶺原始森林面積25萬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原始森林的8倍,生態與歐洲媲美,無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氣等生態指標能夠確保恒大農產品“綠色、安全”的產品定位。 如此大手筆布局現代農業,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流,這也是恒大進軍農業的優勢之一。根據恒大今年的中期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恒大的現金余額同比增長52.6%,達到了640.3億元。 8月28日,恒大糧油舉行產品上市發布會,發布的首批產品中,包括了綠色大米、有機大米、綠色菜籽油、綠色大豆油、有機大豆油和綠色雜糧。據了解,恒大未來的產品體系還將涵蓋放心牛羊肉和放心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畜牧產品和乳制品。 在恒大發布的第一批產品中,有機大豆油的價格為239元/500ml,綠色大豆油為21元/500ml,有機大米和有機雜糧為63元/斤,綠色大米為13元/斤。對于這樣的定價,有網友戲謔為“土豪”定價。記者在1號店網上超市上看到,市面上國產東北大米價格從3元/斤到8元/斤不等,精致包裝的高檔米包括進口大米的價格則能達到20元/斤,有機米的價格普遍從6元/斤到69元/斤不等。而與此對比,恒大產品的定價無疑在市面上屬于中高端定位。 在恒大發布的第一批產品中,有機大豆油的價格為239元/500ml,綠色大豆油為21元/500ml,有機大米和有機雜糧為63元/斤,綠色大米為13元/斤。對于這樣的定價,有網友戲謔為“土豪”定價。記者在1號店網上超市上看到,市面上國產東北大米價格從3元/斤到8元/斤不等,精致包裝的高檔米包括進口大米的價格則能達到20元/斤,有機米的價格普遍從6元/斤到69元/斤不等。而與此對比,恒大產品的定價無疑在市面上屬于中高端定位。 恒大表示,其農副產品從選種、選地、種植、加工、運輸等流程,均采取可控的質量管控追溯體系。例如,綠色農產品種植會確保殘留控制在國標之內,有機種植不使用化肥,全程施用農家肥,并保證土壤、水、空氣符合有機種植標準,而所有油品將采用純物理壓榨,用玻璃器皿包裝。 為了保證在一系列農副產品生產鏈條上有充足的專業人員,恒大旗下糧油集團、乳業集團、畜牧集團計劃招聘超過2000人,其中約有1200個崗位與質量管控相關,包括了質量技術人員、質量監察控制工程師、質量監察控制中心總經理等,占比高達60%。 品牌影響力擴大,鋪貨神速成利器——快消品營銷模式能否被糧油產品成功復制? 在生產模式上,有業內人士分析說,恒大可能會因地制宜,根據產地的特點,采取“公司+農戶”或者和當地已經成熟的農業企業合作進行聯合生產的模式。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食品行業而言,每一樣產品的推出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客戶細分以及產品定位等工作。作為知名的地產品牌,恒大進入并不熟悉的農副產品領域,面臨的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 以食用油為例,目前市場上品牌林立,金龍魚、福臨門、魯花、胡姬花等品牌占據著市場的統治地位,并擁有自己忠誠的消費群體,而大米市場更是小品牌眾多,市場競爭充分。面對糧油市場的“諸侯爭霸”,恒大強勢進入之后能否站得住、站得穩呢? 劉永灼說,恒大要做第一家產業化、規模化進入現代農業的大型企業,并且恒大糧油也會像恒大足球一樣,“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對于恒大來說,進入現代農業領域除了資本充足的強大優勢之外,還有品牌影響力和在快消行業積累下來的鋪貨及銷售經驗。 9月1日,恒大糧油召開全國訂貨會。當日,來自全國730個城市的3500名經銷商共計訂購了價值119億元的產品,遠遠超過了往常糧油訂貨會的訂單金額。經銷商的反響熱烈,從側面反映了恒大產品在市場上的品牌價值。除了全國遍地開花的房地產項目,恒大試水體育和快消行業取得的成功也加強了自身品牌價值的塑造。 去年年底,恒大推出了“恒大冰泉”產品,在競爭白熱化的瓶裝水市場中,恒大在今年1月份創下了鋪貨30天銷售57億元的行業奇跡。截至目前,恒大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快消產品銷售體系,恒大冰泉進入了全國300多個城市,覆蓋了100多萬個銷售網點。 雖然恒大尚未表示農副產品的鋪貨渠道和銷售方式具體如何操作,然而“恒大冰泉”成功的營銷手段,無疑為恒大糧油打開市場提供了借鑒。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