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二對中國動物飼料以及生豬供應商艾格菲實業,以及公司的多名前高管提出指控,稱他們有意引導或者是未能制止會計欺詐行為,虛報公司收入高達2.39億美元。 證券交易委員會在田納西州聯邦法庭提交的訴狀中指出,艾格菲實業從2008年到2011年期間通過開具虛假的飼料銷售發票,虛報根本不存在的生豬銷售交易來提高收入數字。由于更重的豬可以有更高的市場價格,艾格菲實業還虛報生豬的重量,通過這些豬只的銷售來提高收入數字。這期間的不當行為使得公司給出了71%到103%不等的年收入增幅。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出,八名前艾格菲實業的高管通過執行騙局,或者是事后隱瞞等方式參與其中。被指控的個人包括艾格菲實業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前主席K-伊萬-葛士納(K. Ivan Gothner),他被指在獲知騙局存在的情況下有意無視聘任外部調查人員進行調查的建議。被指控的八名前高管中已經有兩人與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了和解。 K-伊萬-葛士納的律師格利高里-布魯赫(Gregory Bruch)稱案件的提訴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強調,證券交易委員會并沒有指控K-伊萬-葛士納實際參與了騙局,他“在快速發展的事態中已經盡了他的所能。” 艾格菲實業的前首席財務官愛德華-帕澤多(Edward Pazdro)也在案件中被提出指控。他的律師萊爾-羅伯茨(Lyle Roberts)說,委員會的指控“是被誤導的,是毫無根據的”。他強調,是愛德華-帕澤多“指示對這些不當行為進行調查,并將問題匯報給了公司”。 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主管安德魯-賽瑞斯尼(Andrew Ceresney)在電話會議中說,“財務報告不應該掩蓋事實,即使真相可能不是很好看。” 艾格菲實業的總部位于中國,其股票在美國上市交易,直到2010年的時候被另一家美國公司合并,隨后公司同時在美國和中國兩地開展業務。依然使用艾格菲這個名稱的合并后新公司已經在2013年提交破產保護申請。 對艾格菲實業的起訴是過去兩年以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中國企業及其官員就涉嫌欺詐等問題發起的約20起訴訟中的最新一例。近年來,監管機構,審計師以及投資者對在美國上市交易的超過130家中國企業的會計問題以及信息披露做法產生了越來越大的疑慮,這類問題的被揭發以及涉嫌企業股價的大跌已經造成美國投資者有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對中國企業的審計師以及包括顧問和金融人士在內的,其他幫助中國企業在美國開展業務的“看管者”提出了多起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