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不凡 締造經典——高起點構建標準化養殖航母 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的江泉農牧一期建設項目,占地面積1810畝,主要包括生豬養殖、屠宰深加工、飼料加工、污水處理、有機肥生產、沼氣發電等項目。其中一期養殖項目是建設一個原種場,兩個擴繁場,三個育肥場,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出欄原種豬20萬頭、商品豬30萬頭,年產有機肥7萬噸,等后期全部項目建設完成后年出欄生豬可達100萬頭。 ![]() 京鵬環宇畜牧承建的江泉農牧現代化豬場 江泉農牧園區在標準化規模養殖良種選擇和培育方面也頗具特色,園區利用特有的沂蒙黑豬、江泉黑豬、江泉白豬三種優良品種,在為養豬戶提供良種的同時,開展肉制品深加工。其中江泉白豬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良種豬,將作為豬肉產品推向市場,走中低端路線。江泉黑豬品質優良,主攻中高端市場。沂蒙黑豬作為臨沂市特有的良種豬,將走高端路線,主攻一線城市及港澳地區。 園區內的飼料加工項目年生產各類高檔生豬飼料50萬噸,30萬噸內部使用,20萬噸對外銷售。污水處理項目設計規模為每天處理污水5500立方,建成后將成為山東省規模最大的市級污水處理廠,養豬產生的糞污也將得到合理的處理和利用。沼氣發電項目設計規模為日產沼氣25000立方米,日發電量可達37500度,以供應豬場照明及部分動力使用。生物有機肥項目是利用集約化養殖中畜禽糞便作為主要原材料,從根本上解決畜禽糞便污染治理,每年可生產有機肥20萬噸,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 由此可見,作為江泉農牧生態產業園中實現產業循環的重要一環,江泉養豬產業顯然是其中最大的亮點,因為園區內規劃的各項目可以說是圍繞著整個養豬生產鏈,無一不與“豬”密切相關,就連央視一套《新聞聯播》節目也在2013年11月5日,以“全國最大生豬養殖基地開工建設”為題,對江泉農牧產業園做了專門的報道。除此之外,阿拉伯半島電視臺此前也專門到江泉豬場采訪,中科院吳常信院士一行也特別考察了江泉農牧產業園,并盛贊江泉為具有國際標準的中國養殖業航母,中國農科院也在江泉成立院士工作站。 ![]() 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報道江泉農牧現代化豬場 ![]() 中科院吳常信院士考察江泉農牧現代化豬場 一個農牧產業園區的建設,能在《新聞聯播》這樣重量級的節目曝光,不得不說江泉農牧在別的企業花大價錢購買黃金時段高價廣告的同時,因為“全國最大、生態農業產業園、循環經濟、標準化養殖”等關鍵字而占了不少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新聞版面,而一個農業園區和豬場的規劃和建設,獲得業內院士級專家和頂級資源的關注,說明農牧結合的循環經濟和標準化養殖是農業和畜牧業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而江泉農牧已在這個方向遙遙領先。 國際化標準 交鑰匙工程——造就現代化江泉農牧王國 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注使得江泉農牧風光無限,但歸根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江泉農牧王國不僅美麗而且堅固的標準化養殖城池?承建商京鵬環宇畜牧國際化標準的交鑰匙工程正是其中奧秘。 ![]() 京鵬環宇畜牧交鑰匙工程鑄就江泉農牧現代化豬場 標準化養殖作為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未來幾年養殖業的主攻方向。深究標準化養殖的最終目的,其實不僅僅是養殖規模的問題,更應該是通過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養殖手段,在改善養殖方式、提高生產水平的同時,注重動物福利和環境保護,實現養豬業健康和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