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深交所對大康牧業公司及其相關當事人通報批評,原因是2012年全年凈利潤預告數據與實際數據存在重大差異,且未及時修正。2010年11月上市至今,大康牧業的各種問題不斷暴露,被監管部門批評已不是第一次。 新京報記者在大康牧業所在地湖南懷化調查發現,在已被發現的種種問題之外,大康牧業還涉嫌上市前資產收購造假,募投項目實際進展與信息披露不一致等。 大康牧業2013年半年報顯示,募投項目“30萬頭養豬生態小區”已在2012年10月完成。但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些項目實際并未達到預計的規模,大康牧業董事長陳黎明也承認,“育肥的欄舍還差一點”,完全達產要到2014年底。 募投項目沒完成,募投資金卻已使用了97%。陳黎明稱,募投資金不足的部分,會用超募資金等進行補充。 個別“租賃資產”被當成自有資產 大康牧業之所以能實現上市,一系列收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上市前的幾年中,大康牧業收購了懷化周邊的多個養豬常 大康牧業是一家以養豬為主業的上市公司,2010年11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在上市前的幾年中,大康牧業收購了懷化周邊的多個養豬場,使得公司的固定資產迅速增加。 9月初,新京報記者走訪了懷化市郊,以及周邊多個縣的養豬場,“大康”的標志幾乎隨處可見。不過,一些養殖戶告訴記者,盡管掛著“大康”的招牌,豬場卻并不一定是大康的資產,豬場中的豬也未必是大康的。 桐木溪豬場即是一例。大康牧業的招股書中稱,桐木溪豬場位于懷化市溆浦縣桐木溪鄉板栗坪村,是大康牧業于2009年12月16日收購而來。 9月4日,新京報記者到訪桐木溪鄉板栗坪村,村民們說,該村只有一個豬場,記者很快找到了這里。 豬場大門上,掛著“大康牧業溆浦桐木溪綠色生態養殖基地”的招牌,但該養殖場老板羅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大康已經不在這里養豬了,雖然掛著“大康牧業”的牌子,但現在“跟大康已經沒有關系了,牌子隨時可以取掉”。 羅先生稱,這是自己的豬場,并沒有被大康收購,大康只是曾經租用過2年,并且只簽了1年的租約。現在合同到期,大康沒有續租。 大康牧業招股書中稱,桐木溪豬場的資產轉讓價格為416.43萬元,2010年1-6月商品豬銷量為3969頭。羅先生表示,招股書中說的位于板栗坪村的桐木溪豬場就是他這里,“但絕對是租,大康哪里肯買1 9月11日,針對羅先生說法,大康牧業董事長陳黎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個豬嘲絕對是公司買的”,不存在產權不清晰的問題。 但記者追問收購細節時,并要求查看收購協議時,陳黎明拒絕提供協議。他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說法,稱該豬場購買前對方(羅先生)曾承諾能辦到土地產權證,但后來一直辦不下來,“我作為企業我不能上當,如果辦不下來,我還要那個,那是對股民最大的不負責任”。 1 2 3 4 5 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