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在生豬行業整體虧損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業績也紛紛變臉,股價整體下低迷,多數公司財報預虧或盈利下滑。但在豬價大幅調整之際,上市公司卻并未停止擴張步伐,一些區域巨頭紛紛在二級市場玩起增發,欲擴大規模。其中雛鷹農牧繼續打造自己的生態養殖,而大康牧業跨界進軍進口乳制品銷售、羊肉養殖加工和進口牛肉領域。目前我國規模養殖化程度依然較低,上市公司繼續押注未來的生豬市場。 業績下滑 股價整體低迷 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生豬養殖股整體差強人意,除大康牧業在資本玩家的加盟后表現瘋狂,其他股票大多低迷。無論是被資本市場普遍看好的雛鷹農牧,還是老牌的上市企業,業績均受豬價下滑的沖擊。 受新投產豬場虧損、H7N9禽流感事件等影響,正邦科技上半年凈利潤將出現大幅下滑,同比降幅達70%-100%,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萬元-2666.09萬元,而上年同期為8886.96萬元。公司解釋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為,國內生豬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同時,公司新投產豬場產生虧損,使公司利潤水平同比下降。 除受豬價影響業績,養豬污染等環保壓力也如影隨形。其中上半年羅牛山兩次被海口市環保局曝光,涉嫌規避監管排放污染物。環保投入對羅牛山而言并不是小數目,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1700萬元~2000萬元。今年3月份,因養豬場排污污染問題,海口市環保局對羅牛山處以10萬元罰款,而這筆罰款金額是同一批次罰款當中最高的。 就連最近幾年一直深受資本市場追捧的雛鷹農牧今年也難以逃過“豬周期”,受“豬周期”下行影響,上半年公司核心產品仔豬均價同比下滑21%,預計盈利出現同比下滑70%左右。公司憑借“雛鷹模式”低成本、高效率、易擴張的競爭優勢,積極開發合作農戶,擴張養殖規模,預計上半年總銷售量同比增長了30-35%至95萬頭附近。但是由于2013上半年全國生豬養殖行業處于景氣下行階段,仔豬均價維持在26-27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因腹瀉疫情仔豬價格維持高位,均價在33元/公斤以上,同比下滑20-23%;從而引起頭均盈利降至50元附近,同比下滑200元/頭,使得公司整體盈利下滑70%。 在湖南市場占據龍頭地位的大康牧業也宣告預虧,大康牧業近期披露中報,公司上半年營收4.39億元,同比增長52.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04萬元,同比下降95.88% ;基本每股收益0.005元。造成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生豬價格持續低迷而原材料價格上漲,2013年上半年豬糧比平均低于6:1;近兩年公司規模擴張較快,新增產能未完全釋放而前期費用增加較高;2012年8月發行公司債券3.3億元,報告期計提了利息導致財務費用大幅增加;公司為優化產業結構,分別在長沙、懷化開設了冷鮮肉直營店,市場開拓費用較大且尚未實現盈利。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