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中,霉菌生產出霉菌毒素是普遍現象。例如在谷物、花生和堅果上,基本上都會出現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等產生的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毒性強烈的霉菌毒素。對于人類來說,黃曲霉毒素被認為是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同時也是食品工業和動物飼料中最危險的污染毒物之一。人類和動物在攝入了中高水平的黃曲霉毒素后,即可導致急性中毒。具體來說,可能會出現包括出血、急性肝衰竭和水腫等現象,也可能影響營養物質代謝并病變,甚至死亡。 據報道,在非洲和亞洲地區,黃曲霉毒素已經造成了大規模的疾病爆發和死亡事件。 1974年秋天,印度西北部兩個相鄰的地區附近,在超過150個村莊范圍內爆發了一起重大的黃曲霉毒素中毒事件,這是在人類黃曲霉毒素中毒歷史上最嚴重一則事件。據報道,這起事件一共涉及病人397例,其中108例死亡。這地區的人們以被污染的谷物為主食,而在這些谷物中被檢測到的黃曲霉毒素水平從每千克0.25毫克到每千克15毫克不等。據估計,病人之前每天攝入的黃曲霉毒素B1至少為每千克體重55微克,但攝入天數不能確定。這些病人中毒之后持續出現高燒、黃疸、四肢水腫、疼痛、嘔吐和肝臟腫大等癥狀。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中調查員報道了一個奇怪的細節:其中一個村莊爆發了中毒事件后,這里的家狗也出現了相似的病癥,甚至發生死亡。通過組織病理學實驗發現,病人標本中出現了大面積的膽汁輸送管增生和肝臟門靜脈周纖維化,并伴隨著胃腸出血。 1982年,肯尼亞也爆發了另外一起黃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經過20家醫院證實,這次事件的病人死亡率高達60%。據估計,人們每天的黃曲霉毒素攝入量至少每千克體重為38微克,攝入天數也同樣無法確定。之后在2004年,肯尼亞還爆發了更多的急性黃曲霉毒素中毒事件,涉及病人300例,其中超過100例死亡。 攝入低中水平的黃曲霉毒素會導致慢性中毒。然而由于臨床癥狀不明顯,通常很難及時發現。一般情況下,食品和飼料通常會霉變,動物的生長速度也會降低。然而這些現象,可能是明顯的,也可能是不明顯的。長期攝入黃曲霉毒素的也能導致癌癥。由于黃曲霉毒素對人類和動物有極強的致癌性,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其歸類為1類致癌物。(來源:廣州科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