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的發展,產業鏈也越來越成為國內各大農企的關注重點和發展趨勢。作為農業行業的排頭兵,龍頭企業在打造農業產業鏈方面有何舉措?這些舉措對于其他中小企業又能帶來什么示范和借鑒作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正邦集團董事長林印孫。 正邦科技成立于1996年,旗下正邦科技2007年上市,2007年底集團總產值不過50億元。如今正邦已經發展成為江西省規模最大的農業企業,在全國擁有315家分(子)公司、總產值突破260億元,并榮列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財富中國500強,中國上市公司100強。裂變式的增長得益于產業鏈整合。 正邦從生產飼料起家。本世紀初,我國飼料行業產能急劇擴張,逐漸步入同質化競爭激烈的成熟階段,行業利潤非常低,而且易受上游種植業和下游養殖業的波動影響。2004年開始,正邦延伸飼料產業鏈,開始進入生豬養殖行業。同時,正邦也積極開拓整合種植業,并大力推廣“種養結合”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 經過不斷摸索和實踐,正邦最終確立了清晰完整的“二鏈三網”的產業格局,即打造以生豬養殖為中心的農牧產業鏈、以糧油生產加工為重點的種植產業鏈,構建農資網、農產品網和肉食品網,從育種、種植、養殖、疾病防控、農產品加工、品牌、產品生產、分銷、零售,全面把控了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談到全產業鏈,林印孫說:“做全產業鏈并不是要追求大而全,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的放矢地把全產業鏈置于同一個價值體系下進行整合,全產業鏈建設必須要有統一的總體戰略思路和成熟的商業模式來支撐。”否則,“全產業鏈”建設會變成“跑馬圈地”式的簡單并購和多元化運營,并不能形成有機整體,發揮產業鏈的整體核心競爭力。 正邦的全產業鏈策略是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投資產業鏈“兩端”和抓準關鍵的“兩翼”。投“兩端”即投資上端育種、基因和生物技術類企業以獲取核心競爭力;投資下端渠道、貿易及品牌,以掌控渠道終端市場優勢。抓“兩翼”即整合人才和資本,打造農業產業資本平臺和行業精英創業平臺。同時,基于產融結合,運用投資和金融手段帶動和發展中間制造業企業,快速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