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賽特羅養豬59問

    840 原作者: qq663288810
    簡介
    一、豬種1,大白豬有哪些特點及如何利用?大白豬原產于英國,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種。其主要優點是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大白豬體格大,耳直立,四肢較長,全身被毛白色。成年公豬體重2 ...
    一、豬種
    1,大白豬有哪些特點及如何利用?
     大白豬原產于英國,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種。其主要優點是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大白豬體格大,耳直立,四肢較長,全身被毛白色。成年公豬體重250-300千克,成年母豬體重230-250千克。生后6月齡體重可達100千克左右。屠宰率71-73%,眼肌面積30-37平方厘米,胴體瘦肉率60-65%,初產母豬產仔數9-10頭,經產母豬產仔數10-12頭,產活仔數10頭左右。大白豬主要利用它做第一母本或父本生產三元雜交豬。通常利用的雜交方式是:杜×長×大或杜×大×長。即用長白公(母)豬與大白母(公)豬交配,生產雜交一代母豬,再用杜洛克公豬(終端父本)雜交生產商品豬。國內許多地方也用大白豬做父本,改良本地豬,進行二元雜交或三元雜交,效果也很好。
    2,長白豬有哪些特點及如何利用?
    長白豬原產于丹麥,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豬種之一。主要特點是產仔數較多,生長發育較快,省飼料,胴體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對飼料營養要求較高。長白豬外觀頭小清秀,顏面平直,耳向前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個后軀肌肉豐滿。體軀長,有16對肋骨,全身被毛白色。日增重500-800克,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飼料3千克左右。體重90千克時屠宰,屠宰率為69-75%,胴體瘦肉率為53-65%。初產母豬產仔數8-10頭,經產母豬產仔數9-13頭。長白豬做為第一父本或母本生產三元雜交,其雜交方式為:杜×長×大或杜×大×長,在國內外表現效果最好。國內許多地方也用長白豬做父本進行兩品種或三品種雜交,改良本地品種,提高瘦肉率和生長速度。
    3,杜洛克豬有哪些特點及如何利用?
    杜洛克豬原產于美國東北部的新澤西州等地,俗稱澤西紅或紅毛豬。其特點:體質健壯,抗逆性強,飼養條件比其他瘦肉型豬要求低。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瘦肉率高,肉質較好。在雜交利用中一般作為父本。杜洛克全身被毛呈金黃色或棕紅色,色澤深淺不一。兩耳中等大,略向前傾,耳尖稍下垂。頭小清秀,嘴短直。背腰在生長期呈平直狀態,成年后稍呈弓形。胸寬而深,后軀肌肉豐滿,四肢粗壯、結實,蹄呈黑色,多直立;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體重25-100千克階段,平均日增重70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飼料2.99千克。在體重100千克屠宰,屠宰率75%,胴體瘦肉率61%,肌肉內脂肪含量3.1%,肉色良好,杜洛克性成熟較晚。母豬一般在6-7月齡開始第一次發情(體重約90-110千克)。初產母豬產仔數9頭左右,經產母豬產仔數10頭左右。杜洛克豬母性較差,產仔數不多,一般杜洛克豬主要用于終端父本生產雜交豬,發揮它的特點。主要雜交方式為:杜×長×大或杜×大×長,這是世界上比較好的配合。國內許多地方也用杜洛克豬做父本,生產二元雜交等效果也很好。
    4,皮特蘭豬有哪些特點及如何利用?
    皮特蘭豬產于比利時的布拉邦特省,主要特點是瘦肉率高,后軀和雙肩肌肉豐滿。毛色呈灰白色并帶有不規則的深黑色斑點,偶爾出現少量棕色毛。頭部清秀,顏面平直,嘴大且直,雙耳略微向前;體軀呈圓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豐滿,背直而寬大。體長1.5-1.6米。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皮特蘭豬日增重750千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飼料2.5-2.6千克,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達70%;產仔數10頭左右,產活仔數9頭左右。  皮特蘭豬產肉性能高,后軀和雙肩肌肉突出豐滿,多用作父本進行二元或三元雜交,其生產效果很好。
    二、公豬的飼養管理
    5,種公豬如何管理?
    種公豬應單圈飼養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圈舍里,除了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冬暖夏涼外,更要加強公豬的營養和搞好運動、刷拭、定期檢查精液品質以及合理利用等。
    6,種公豬如何保健?
    飼養公豬最容易忽視的是運動。加強運動可以促進食欲,增強體重,避免虛胖,提高性欲和精子活力。有條件的豬場可以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行程1~2公里左右,冬夏可減少次數避免嚴寒酷暑時間。每天用刷子給公豬全身刷拭1-2次,夏天每天要給公豬淋浴,達到降溫目的,并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健康。另外要防止公豬咬架和自淫現象。
    7,如何飼喂種公豬?
    種公豬日糧應以品質良好營養均衡的全價配合飼料,有益精液質量,也避免形成“草腹”而影響配種。使用上海維爾好全價配合飼料的日喂量應達到:非配種期2-2.5千克,配種期2.5-3.0千克。在配種旺季,最好搭配有血粉、雞蛋(或毛蛋)、羊奶(或牛奶)等動物性飼料。種公豬宜喂干料,或喂濕拌料(水料比1.2:1)。一般夏季喂3次,冬季日喂2-3次,每天供給充足衛生的飲水。
    8,種公豬配種強度應為多大?
    本交時,成年公豬高強度利用可每天配種2次,間隔8-10小時,連配4-6天休息1天;中強度利用,每天配種1次,連配2天休息一天。青年公豬高強度利用,每天配種1-2次,連配2-3天休息1天;中強度利用,每2天配種1次。 
    9,如何選購種公豬?
    種公豬應到種豬場選用純種的杜洛克、大白、長白為好,也可到專門培育種公豬的豬場選用培育的雜交種公豬,對于自留的二元或多元雜交公豬不宜做為公豬使用。 
    三、待配母豬的飼養管理
    10,母豬在斷奶后幾天發情?
    母豬斷奶后5-7天正常發情配種是比較正常。
    11,后備母豬應在多大日齡時初配?
    后備母豬中,引進品種及其雜種后備母豬,初配年齡不早于7.5月齡,體重不低于100千克為宜;地方豬種,初配年齡不早于6.5月齡,體重不低于75千克;南方早熟豬種,年齡不早于6月齡,體重不低于60千克為宜。
    12,后備母豬配種過早或過晚有什么危害?
    后備豬過早初配,不僅影響其頭產繁殖成績,還會影響其本身發育,牽連或降低其終生繁殖性能的發揮。過晚配種,會增加培育費用,而且影響產仔后的泌乳量。
    13,母豬的發情周期是多長?
    母豬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范圍多在19-24天。
    14,母豬發情后什么時間配種適宜?
    母豬發情持續期一般為3-5天。分前、中、后三期,適宜的配種時間在發情中期,即母豬出現發情征狀經24小時,只要肯于接受公豬爬跨,即配第一次。第一次交配后經18-24小時母豬還愿接受公豬交配,則可再配一次。一般一個發情期內交配2次即可,更多交配并不能增加產仔數,甚至有副作用,關鍵是要掌握好配種的適宜時間。為準確判斷適宜配種時間,應每天早、晚兩次利用試情公豬對待配母豬進行試情。就品種而言,本地豬發情后宜晚配(發情持續時間長),培育品種發情后宜早配(發情持續時間短),雜種豬居中配。就母豬年齡而言,老齡母豬發情宜早配,小母豬發情宜晚配,不老不小發情居中配。
    15,母豬在配種前為何要短期優飼?
    母豬在配種前一段時間內提高飼養水平,實行短期優厚飼養,能增加排卵數2枚左右,從而增加產仔數。具體做法是,配種前10-14天至配種結束,在原日糧基礎上每天多喂0.4-0.9千克禾豐牌母豬專用全價配合飼料;配種結束后立即降低喂量,即減掉每天多喂的飼料量。
    四、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16,母豬的妊娠期是多少天?
    母豬的受精是妊娠的開始,分娩是妊娠的結束,全程經108-120天,平均114天。 
    17,母豬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母豬一次發情排卵20枚左右,可產仔數只有10~13頭,卵子的總損失超過40%,這些胚胎的損失主要如下:
    1)妊娠頭30天內的死亡:母豬配種前飼養不當,造成卵子畸形、體積小、內容物不全價,生活力低,不能正常受精而死亡;母豬配種不及時,卵子衰老易引起多精入卵受精,形成多倍體,而多倍體多在妊娠17天內夭亡;近親交配,可使精子和卵子攜帶的隱性致死和有害基因結合機會增加,導致結合子死亡;營養因素,妊娠初期能量水平過高不但無益,反而可能引起胚胎死亡增加,飼料有毒物質的存在,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是妊娠期胚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母豬在妊娠初期遭受熱應激影響,即使短時間也會造成胚胎死亡;子宮感染也是導致胚胎死亡的一個因素。
    2)妊娠中期的死亡:妊娠60-70天后,胎兒發育加快,互相排擠,造成營養供應不均,致使一部分胎兒死亡或發育不良。位于子宮角中間部位的胎兒損失較多,與中間胎兒接受營養最少有關。此外,粗暴對待母豬,大聲吆喊、鞭打、追趕以及母豬互相擁擠咬架等,都能通過神經刺激而干擾子宮血液循環,減少對胎兒營養供應,增加胚胎死亡。
    3)妊娠后期和臨產前的死亡:死胎、弱胎是妊娠中期營養不足、不全所致。窒息是臨產前母豬受刺激(例如遷入產房過晚、母豬不習慣新環境,在圈欄內折騰),劇烈活動導致分娩前臍帶中斷所造成。
    存活胚胎的生長發育規律是:胚胎在妊娠前期(1-40天)絕對生長量很小,40胚齡時不足初生重的30%。而后期(81天至出生),特別是最后20天生長最快,仔豬初生重的60%是在此期內生長的。根據胚胎發育的這種規律性,母豬妊娠前、中期不需要高飼養水平,特別是妊娠初期高能量水平會導致胚胎死亡率增加。妊娠初期降低能量水平,不僅無害,而且有利于胚胎的成活,但營養供給一定要全價,特別是要保證各種維生素和無機元素的供給。上海維爾好飼料有限公司的禾豐牌母豬專用預混料,就是根據母豬的需要設計的,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胚胎的死亡,增加母豬的活產仔數。18,母豬有幾種飼養方式?
    1) 抓兩頭顧中間  這種方式用于斷奶后身體比較瘦弱的經產母豬。由于在上一胎體力消耗大,在新的懷孕初期,就應加強營養,使體質恢復到一定水平。
    2) 步步高  這種方式適用于初產母豬,因為初產母豬本身還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營養需要量大。
    3) 前低、后高  這種方式適用于體況良好的經產母豬。一般妊娠100天前日喂禾豐牌母豬全價料2.2-2.5千克。妊娠后期(100-114天)日喂量增至2.8-3.0千克,以提高仔豬初生重。分娩前2-3日,豬雖然食欲很好,也要減少飼料喂量,加水拌成湯狀,多喂次數,減少腸內糞便,有利于分娩。
    如果有青飼料、糟渣類飼料時,在母豬妊娠期特別在妊娠前期應大量喂用,好處是能滿足母豬的飽腹感,防止便秘,妊娠母豬能靜止休息,保證胎兒發育,節省精料,降低飼養成本。在母豬妊娠最后1個月一定要提高飼養水平。要增加禾豐牌全價配合飼料喂量,有條件時,可添加油脂。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能提高仔豬的初生重和體內的能量儲備;二是能促進母豬乳腺的充分發育,為產后泌乳奠定基礎。這兩條對提高仔豬育成率都起重要作用。
    19,母豬在妊娠期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1)保證合理的營養供應,選用禾豐牌母豬專用預混料并按要求使用。
    2)避免機械性損傷,防止擁擠、咬架、滑倒、鞭打、驚嚇和追趕等一切可造成損傷的現象。
    3)注意衛生防疫,做好圈舍的清潔消毒和衛生防疫工作,防止子宮炎和其它疾病的傳播。
    4)盛夏酷暑季節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如灑水、洗浴、搭涼棚、通風等。冬季要作0好防寒保溫工作,防止感冒發燒造成胚胎死亡或流產。飼料夏季要防止發霉,冬季防止冰凍。
    5)合理分群適當運動,前期可群養,后期可單欄飼養,適當運動可鍛煉肢蹄及增強體質的新陳代謝,有助于分娩。
    6)保證充足清潔衛生的飲水。
    五、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20,產房為什么在產仔前要消毒?
    哺乳仔豬培育的最大難題是黃白痢,而黃白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所引起;再是,剛產仔的母豬體力下降,各種致病微生物也會乘虛而入,常引起母豬產后感染,發燒拒食,俗稱“產褥熱”。因此,為保證母、仔產后平安,減少仔豬黃白痢,防止母豬產后感染,做好產房消毒是關鍵性環節。
    21,如何對產房進行消毒?
    產仔前10天全舍進行一次大消毒(未實行全進全出的應對房圈或高床分娩欄消毒)。所有的豬欄、運動場都要徹底清除糞便及污物。產房地面、欄桿、飼槽、飲水器、保暖設備等要維修好,走道和豬欄要徹底清掃,然后用高壓水沖刷走道、豬欄和墻壁,再用2%苛性鈉(火堿)水溶液仔細噴灑消毒(或用噴燈火焰噴射消毒),停24小時后,再用高壓水沖洗,墻壁用20%石灰乳粉刷。如果產房潮濕,應注意通風,并向地面撒布石灰,保持產房干燥。
    22,母豬產仔前要準備哪些接產物品?
    擦布(或用柔軟清潔的干草)、毛巾、水桶、水盆、秤、鐘表、筆、剪刀、耳號鉗(或耳標)、5% 碘酊、高錳酸鉀、來蘇兒、肥皂、凡士林、針線、產仔哺育記錄卡等,以備接產使用。
    23,如何計算母豬預產期?
    可按母豬配種之日起加3個月、3周、3天(計114天)推算,或用“母豬分娩日期推算表”附后查找。
    24,母豬產仔前如何驅蟲?
    母豬在產仔前10~15天,用阿維菌素類驅蟲藥拌入禾豐母豬料中對母豬進行驅蟲。
    25,母豬產仔前如何飼喂?
    產前10天起(或轉入產房)妊娠母豬逐漸改用哺乳期飼料。如果母豬膘情好,產前5-7天開始逐漸減少喂量,至產前減至日糧之半。并盡量少用干粗不易消化的高纖維飼料,用精料、糠麩等禾豐牌配合全價飼糧,摻入青飼料飼喂,供足飲水,防止便秘影響分娩。發現臨產癥狀,停止喂料,只飲豆餅麩皮湯(加稍許食鹽,冬季用溫水調制)。如果母豬膘情不好,乳房膨大不明顯,則不但不減料,還應加喂量。
    26,母豬在產仔前什么時間轉入產房較好?
    母豬臨產前4-5天轉入產房,轉入產房前對母豬刷洗干凈,使其提前熟悉新環境,避免產前劇烈活動造成死產,便于接產管理。臨產母豬轉入產房過晚不利,過早也不好,容易污染已消毒過的產欄,也使母豬體力降低,不利分娩。
    27,母豬轉入產房后如何調教?
    轉群應在飼喂前進行,預先在產欄飼槽內投放飼料,母豬進欄后即吃料,可減少折騰。新轉入產欄的母豬應訓練吃料、喝水、排便和臥睡定位,盡量減輕產欄污染,保持衛生。
    28,母豬產仔前有哪些預產癥狀?
    母豬臨產癥狀:腹部膨大下垂、乳房膨脹、乳頭外張,用手擠乳頭時有幾乎透明、稍帶黃色、有粘性的乳汁排出(從前邊乳頭開始)。初乳一般在產前數小時或一晝夜開始分泌,亦有個別產后才分泌的。母豬陰部松弛紅腫,尾根兩側稍凹陷(骨盆開張),行動不安,叼草作窩,糞便變細,這種現象出現后6-12小時即要產仔,這是最重要的臨產征狀。母豬呼吸加快,站臥不安,時起時臥,頻頻排尿,然后臥下,開始陣痛,陰部流出稀薄粘液(破水),這就是即將產仔的征兆。此時應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擦洗母豬陰部、后軀和乳房并擠出每個乳頭一滴乳汁,準備接產。
    29,新生仔豬如何接產?
    安靜的環境對母豬順利分娩是重要的,整個接產過程要保持環境安靜,動作準確、快捷。
    ①擦粘液  一般母豬破水后數分鐘至20分鐘即會產出第一頭仔豬。仔豬產出后,接產人員立即用手指掏除口腔的粘液,然后用干凈柔軟的擦布或干草將其鼻和全身粘液仔細擦干凈,促進其呼吸,減少體表水分蒸發散熱。
    ②斷臍  先將臍帶內血液向臍部方向擠壓,然后在距腹壁4指(約6厘米)處用手指掐斷臍帶(不用剪刀,以免流血過多),斷端涂5% 碘酊消毒。若斷臍后流血,則用手指捏住斷端,直至不出血,再一次涂碘酊。
    ③剪耳號  耳號鉗預先消毒,按本場規定,給斷臍處理后的仔豬剪號(或耳標),剪號后要認真涂上碘酊消毒。接著稱仔豬體重(初生重)。在產仔哺育記錄上登記耳號、性別和初生重。
    ④給奶  上述處理后,即將仔豬送到母豬身邊吸奶。對不會吃奶的仔豬,要給予人工輔助。初生仔豬越早吃奶越好,有利于恢復體溫(仔豬生后體溫下降)和及早獲得免疫力。一般宜采取仔豬隨處理隨吃初乳。 
    30,如何救護假死仔豬?
    母豬產前劇烈折騰會造成臍帶提前中斷,產道狹窄、胎位不正也會造成已斷臍帶的胎兒分娩時間拖長,導致產出窒息仔豬。其中有的雖不能呼吸但心臟仍在跳動,用手指輕壓臍帶根部可摸到脈搏,此為假死仔豬。
    急救方法:先掏除其口腔粘液,擦凈鼻部和身上的粘液,然后用兩手分別握住仔豬前后肢(或一手托臂、一手托肩),反復作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復呼吸。
    31,母豬產仔后的胎衣如何處理?
    母豬分娩,通常每經5-20分鐘產出一頭仔豬。一般正常產時分娩過程持續2-4小時。仔豬全部產出后,經10-30分鐘開始排出胎衣,也有邊產邊排胎衣的情況,胎衣排凈平均需4.5小時(2-7小時)。胎衣排出后應立即從產欄中拿走,以免母豬吞食影響消化和養成吃仔惡癖。胎衣洗凈煮湯分數次喂給母豬,能促進母豬泌乳。
    32,母豬產仔后如何給水?
    分娩過程母豬體力消耗大,體液損失多,疲勞口渴,所以,產后半小時,要給母豬飲加少量食鹽的溫水,并喂給禾豐牌母豬專用料,以增強母豬體質,減少母豬產后疾病的發生。
    33,母豬在產仔過程中發生難產怎么辦?
      難產在生產中較為常見,多由母豬骨盆發育不全、產道狹窄(早配初產母豬多見),死胎分娩時間拖長、子宮松弛(老齡、過肥、過瘦母豬多見),胎位異常、胎兒過大所致。如不立即處置,可能造成母仔死亡。
    母豬破水后半小時后仍不產出仔豬,即可能為難產。難產也可能發生于分娩中間,即順產幾頭仔豬后,長時間不再產出仔豬。如果母豬長時間劇烈陣痛,反復努責不見產仔,呼吸促迫,心跳加快,皮膚發紺,應立即實行人工助產。對老齡體弱、娩力不足的母豬,可肌肉注射催產素(腦垂體后葉素)10-20單位,促進子宮收縮,必要時同時注射強心劑。如注藥后半小時仍不能產出仔豬,即應手術掏出。
    具體操作方法是:術者剪短手指甲并要磨光,手和手臂先用肥皂水洗凈、2% 來蘇兒(或1% 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再用70% 酒精消毒,然后涂以清潔的潤滑劑(凡士林、石蠟油或甘油);將母豬陰部也清洗消毒;趁母豬努責間歇時將手指尖合攏呈圓錐狀,手臂慢慢伸入產道,抓住胎兒適當部位如下頜、腿),再隨母豬努責,慢慢將仔豬拉出。對破水時間過長產道干燥、產道狹窄、胎兒過大引起的難產,可先向母豬產道注入加溫的生理鹽水或潤滑劑,然后按上述方法將胎兒拉出。對胎位異常的,應矯正胎位后可能自然產出。
    在整個助產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產道損傷和感染。助產后必須給母豬注射抗生素藥物,防止感染發病。如母豬不吃或有脫水癥狀,應耳靜脈滴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維生素C 0.2-0.5克。
    34,母豬產仔后喂多少精料為好?
    母豬產后采用禾豐預混料配制的全價配全料,7-20天日投料量應達到4.5-5千克,20-30天泌乳盛期應達到5.5-6千克,30-35天再逐漸降到5千克左右,斷奶后視母豬膘情酌情減少投料量,頭2天控制飲水。
    35,母豬產后一天喂幾次較好?
    以日喂4次為好,時間為6時、10時、14時、20時為宜。這樣母豬有飽腹感,夜間不站立拱草尋食,減少壓死、踩死仔豬,有利母豬泌乳和母、仔安靜休息。
    36,母豬產仔后產欄如何消毒?
    產房要經常保持溫暖、干燥、空氣新鮮。產欄和走道保持衛生,最好每2-3天噴霧消毒一次(選用對豬體無害的消毒藥,如過氧乙酸、來蘇兒、百毒殺等)。
    37,母豬產后無乳怎么辦?
    母豬無乳一般是由于妊娠期營養不良造成,無乳的母豬首先將母豬與新生仔豬暫時分開,每頭母豬用催產素20-30萬單位,用藥10分鐘后讓仔豬自行吃奶,一般1-2次用藥即愈。同時采用禾豐牌母豬專用預混料,按配方使用,可保證母豬在奶水充足。
    六: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
    38,如何做好仔豬的保溫工作?
    初生仔豬調節體溫適應環境冷應激能力差。原因是皮下脂肪層薄,被毛稀疏,保溫能力低。所以,仔豬最適宜的環境氣溫是:1-7日齡32℃-28℃,8-30日齡28℃-25℃,31-60日齡25℃-23℃,同時還要保持環境的干燥嚴防潮濕。由于“小豬怕寒”而“大豬怕熱”,因此,母豬在15℃-18℃的氣溫下表現舒適。如果把整個產房升溫,一則母豬不適應,影響其采食和泌乳;二則要多耗能源,不經濟。最好的辦法是在產欄內(或產圈內)設置仔豬保溫箱,內掛1只250瓦的紅外線燈泡,仔豬箱留有仔豬自由出入孔;或在仔豬箱內鋪一塊仔豬保溫板(電熱板);在無電源或為降低耗電支出時,亦可在箱內鋪草袋子等,給仔豬一個溫暖和安全的窩。采取以上保溫措施,只要經過幾次訓練,仔豬就會習慣自動出入保溫箱,吃完奶后進去休息,需吃時能出來。這樣,仔豬既不會凍死,又很少被壓死、踩死,也減少接觸欄面的時間,減少受涼、受潮、受感染引起下痢。
    39,仔豬出生后為什么要吃足初乳?
    初生仔豬不具備先天免疫能力,必須通過吃初乳獲得免疫能力。妊娠后期采用禾豐牌母豬料飼喂的母豬,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主要在血液中殺菌防止敗血癥、在消化道抑菌防止下痢等。產后3天內初乳中免疫球蛋白顯著降低。因此,仔豬出生后應盡早吃到初乳,獲得免疫能力。此外,初乳酸度較高,有利養分吸收;還含有較多的鎂鹽,有輕瀉作用,有利胎糞的排出。同時還有較多的維生素A和其它養分。仔豬隨產出隨放母豬身邊吃初乳,能刺激消化器官的活動,增加營養產熱,提高仔豬對寒冷的抵抗能力,初生仔豬若吃不到初乳,則很難育活。
    40,仔豬為何要固定奶頭?
    母豬產后40天前大體每隔45-60分鐘給仔豬哺乳一次,隨泌乳期進展間隔加長,40-60天為60-80分鐘哺乳一次,培育品種間隔更長。每次哺乳歷時3-5分鐘,但母豬真正放奶(俗稱“下經”)時間只有10-20秒鐘。初生仔豬有搶占多奶頭固定為己有的習慣。在這樣暫短的放奶時間內,如果仔豬吃奶的奶頭不固定,則勢必相互爭搶奶頭,而錯過放奶時間,體大者稱霸,發生強奪弱食,也干擾母豬正常放奶,有時因仔豬爭搶咬痛奶頭,母豬站起停止放奶。為避免發生這種現象,仔豬出生后2-3天內必須人工輔助固定奶頭。奶頭固定后,一般整個哺乳期內就不再串位,每次哺乳時,仔豬各就各位,不再亂搶奶頭,安靜地吃奶。這樣,才能有利于母豬泌乳,不傷奶頭,仔豬發育均勻,多活快長。
    41,仔豬如何固定奶頭?
    人工輔助固定奶頭,當一窩仔豬個體間差異不大,有效奶頭足夠時,生后2-3天內絕大多數能自行固定奶頭,只需在每次吃奶時輔助個別體弱仔豬固定奶頭吃奶。如果一窩仔豬個體間差異大,則應重點人工固定體大的仔豬,小的,中等的個體可不予干涉。每次哺乳時看住大仔豬不要亂搶奶頭,強迫它只能吃固定的奶頭。對個別爭搶嚴重的個體可先不讓它吃奶,只在放奶時才放到它固定的奶頭去吃奶。如此每次哺乳時都堅持人工輔助,經過2-3天基本可使全窩仔豬哺乳固定奶頭。
    42,仔豬為什么要補鐵?
    鐵是造血的原料。初生仔豬體內儲備的鐵只有30-50毫克,仔豬正常生長每頭每日需鐵7-8毫克,母豬奶中含鐵量很低,每頭仔豬每日從母乳中得到鐵不足1毫克。所以,如果不給仔豬補鐵,其體內貯存的鐵將在1周內耗完,仔豬就會患貧血癥。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癥狀是精神萎靡,皮膚和可視粘膜蒼白,被毛蓬亂無光澤,下痢,生長停滯。病豬逐漸消瘦衰弱,嚴重者可致死亡。
    43,如何給仔豬補鐵補硒?
    仔豬生后3天,20天各注射一次鐵制劑,目前國產和進口的鐵制劑絕大部分都是低分子右旋糖甙鐵,效果可靠。每頭仔豬在頸部肌肉注射1毫升(含100-150毫克鐵)牲血素等補鐵劑。
    在嚴重缺硒地區,仔豬可能發生缺硒性下痢、肝壞死和白肌病,應在生后3日內注射0.1% 亞硒酸鈉-維生素E合劑每頭0.5-1毫升,20日齡補第二次。仔豬補料應添加硒(0.3毫克/千克飼料)。44,仔豬為什么要盡早誘食?
    母豬泌乳高峰期為產后20-30天,40天后顯著減少。仔豬越長越快,30日齡體重為出生時的5-6倍,這就產生了營養供求的矛盾,但3周齡以前母乳基本可以滿足仔豬的營養需要,仔豬無意采食飼料,這就需要人為干預提早訓練仔豬開食,否則待母乳減少時,仔豬還不習慣吃料,就必然影響仔豬生長發育。另外,初生仔豬消化系統不發達,機能不完善,仔豬消化力弱,不能有效地利用植物性蛋白質。由于胃內鹽酸濃度低,殺菌力差,也很容易下痢。提早開食,能刺激仔豬胃腸發育和分泌機能完善。仔豬哺乳期補飼禾豐牌乳豬專用飼料,仔豬成活率高、斷奶體重大,有利于預防斷奶后腹瀉和水腫病等疾病的發生,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45,如何設置仔豬補料欄?
    根據具體條件設置補料欄。常用的辦法,一是3個豬欄養兩頭母豬,中間欄為兩窩仔豬的共同補料欄,仔豬可隨時進欄吃料;二是在欄內用鐵柵,比較方便;三是在母豬欄外的小運動場(外圈)修補料欄,有小洞相通,仔豬可在補料欄采食、曬太陽。舍內舍外都有補料欄更好,天氣好時在舍外補料,天氣差時在舍內補料;四是設公共補料欄,老式豬舍修建時無補料欄,可拿出一些豬欄,改為公共補料欄,訓練仔豬到公共補料欄去采食。
    46,如何給仔豬誘食、誘水?
    誘食先誘水,仔豬生后3-5天開始訓練飲水,有自動飲水器的豬欄,在飲水器加一個墊,并經常有水滴出,誘導仔豬舔食滴水,習慣飲水后再撤掉墊物。早期誘食的開始時間不應晚于7日齡。仔豬喜食甜味、香味和乳味飼料。誘食料也可用禾豐牌乳豬專用開食料,利用仔豬喜啃盆、碗、槽邊的習性,以及好奇性和模仿性,在上午8-11點、下午14-18點,將誘食料調成粥狀,在仔豬拱奶時涂在奶頭上,讓仔豬舔食,“大帶小”法,將沒開食的仔豬與已開食的仔豬關在同一補料欄,經幾次訓練后,小的即會模仿大的仔豬舔食飼料;或將粥狀誘食料涂抹在槽邊,置于補料欄內,讓仔豬舔食,也可在干凈的水泥面上撒少許粉狀或顆粒料,讓仔豬隨母豬采食,每天4-5次;一日數次將仔豬關進補料欄,強迫仔豬吃料,當大部分仔豬有煩躁表現時再放出。
    47,防制仔豬下痢的措施有哪些?
    哺乳仔豬最常發生的疾病是黃白痢為多見的下痢病。防治下痢病必須采取綜合措施,不能單純依靠打針、灌藥治療。
    ①母豬妊娠期要使用禾豐牌母豬專用全價配合飼料飼養,特別是要多喂些青飼料,母豬不要養得過肥,防止便秘,產前1個月加料,提高仔豬初生重。
    ②產房在產仔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只是一般的清掃不能解決問題,必須用消毒劑進行徹底消毒。并且整個育仔階段要經常保持產房干燥、溫暖、衛生(堅持定期消毒),空氣新鮮。
    ③加強仔豬保溫,保護仔豬腹部,防止受涼。這是防止仔豬下痢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別是水泥地面的產圈,在冬季更應鋪厚墊草。高床分娩欄更應注意欄底網面透冷風,影響仔豬消化。仔豬保溫箱是必備的,使仔豬處在溫暖的小環境。
    ④注意原料品質,不喂發霉變質和有毒的玉米,豆餅,豆粕等。哺乳期不限量飼喂,提高母豬泌乳量,母豬奶多,仔豬下痢少。
    ⑤要為仔豬配制和購入優質的全價配合飼料。
    ⑥一旦仔豬下痢,要及時查找原因,一方面改進母豬飼養,另一方面搞好圈舍衛生與消毒,同時抓緊對仔豬治療。
    48,如何給仔豬斷尾,斷牙,去勢,驅蟲?
    為防止豬群的咬尾惡癖,在生后3日齡內的小豬,要進行斷尾,斷尾時可切斷1/3-1/2。
    為防止仔豬之間爭搶乳頭而造成仔豬面部受傷和母豬乳頭受傷,影響哺乳,應在仔豬生后及時剪掉獠牙。
    小公豬在斷奶前需要實施去勢手術,去勢時以2-3周齡最佳,因為仔豬在此周齡去勢,傷口愈合快,應激小,固定容易,管理也比較方便。
    為保證仔豬快速生長發育,應及時驅除體內寄生蟲,一般第一次驅蟲應在仔豬生后20-30日齡進行。
    49,仔豬多長時間斷奶最好?
    斷奶時間關系到母豬年產仔窩數和育活仔豬頭數。一般在母豬使用禾豐牌母豬飼料時,小規模養殖戶仔豬在28-40日齡斷奶較好,在規模化養豬場仔豬多于21-35日齡斷奶。
    50,如何給仔豬斷奶?
    斷奶可采取一次斷、分批斷和逐漸斷的方法。
    一次斷奶  適用于泌乳量已顯著減少、無患乳房炎危險的母豬。當仔豬達到預定斷奶日期時,即將母豬隔出,仔豬留原圈飼養。
    分批斷奶  適用于奶旺的母豬。預定斷奶前1周,先將準備肥育的仔豬隔出去,讓預備做種和發育落后的仔豬繼續哺乳,到預定斷奶日期再把母豬轉出去。
    逐漸斷奶  同樣適用于奶旺的母豬。在斷奶前4-6天起控制哺乳次數。第1天哺乳4-5次,以后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使母、仔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到預定斷奶日期再把母豬隔離出去。
    一次斷奶簡便,但母仔都不安,仔豬可能因食物和環境突變引起消化不良,奶旺的母豬易患乳房炎。分批斷奶做到了區別對待仔豬,逐漸斷奶使母、仔都有一段適應過程,但此二法都比較麻煩。應根據本場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仔豬斷奶。
    七、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
    51,什么叫“兩維持,三過渡”?
    為了養好斷奶仔豬,過好斷奶關,就要做到“兩維持,三過渡”:即維持在原圈管理和維持原飼料飼養的兩維持,并逐漸做好飼料、飼養制度和環境的三過渡。
    ①“兩維持”:
    不換圈不混群  仔豬斷奶時,把母豬從產欄調出另圈飼養,仔豬留原圈(欄)飼養。不要斷奶的同時把幾窩仔豬混群飼養,以免仔豬受斷奶、咬架雙重刺激。一般在原圈(欄)飼養10-15天。
    不換料  斷奶仔豬仍維持飼喂哺乳期5120或5280開食料,不要變料,直到轉入育仔舍繼續喂1周左右,再逐漸改喂斷奶仔豬5451小豬飼糧,使仔豬有個適應過程。
    ②“三過渡”:
    飼料過渡  仔豬斷奶后,在半個月左右內保持飼料不變。過半個月后,應逐漸由哺乳期補料逐漸過渡到斷奶仔豬飼料,以免突然改變飼料降低食欲,引起消化紊亂。
    飼養制度過渡  穩定的生活制度和適宜的飼料調制是提高仔豬食欲、增加采食量、促進仔豬生長的保證。因此飼養制度應逐漸過渡。斷奶頭1天仔豬采食少,但第2天后又會猛吃,這樣很容易發生消化不良性下痢。在斷奶后頭4-5天要適當控制仔豬采食量,吃到七-八分飽即可,防止消化不良而下痢。仔豬日喂禾豐飼料量,按風干飼料約為體重的1/20,但次數要多,一晝夜宜喂5-7次,夜間應喂1次,免得停食過長,使仔豬因受極饑餓而不安。以后逐漸減少飼喂次數,至3月齡改為日喂4次。并設飲水槽或自動飲水器,保證飲水充足和清潔。
    對斷奶仔豬的飼養是否適宜,可從糞便和體況的變化來判斷。仔豬初生時,糞便為黃褐色筒狀,采食后呈黑色粒狀并成串,斷奶時呈軟而表面光澤的長串,長約8-12厘米,直徑約2-2.5厘米;飼養不當則糞便之形狀、稀稠、色澤不同。如營養不足則糞成粒、干硬而小,精料過多則糞便軟或不成塊。如糞過稀且有未消化的剩料粒則為消化不良的癥狀,遇此情況可減少進食量,經1日后,如仍不改變可用藥物治療。
    環境過渡  仔豬斷奶在原圈(欄)飼養半個月左右后,吃食及糞便都正常,可以進行并圈和分群(或轉入育仔舍),為防止咬斗可在仔豬身上噴來蘇兒或煤油等。一般經過1-2天咬斗后,很快建立群居秩序。豬舍內應保持干燥清潔,冬暖夏涼。要加強定點排泄的調教,養成不尿床的習慣。如圈舍(欄)密度太大或太小,也會引起排泄行為紊亂。
    經常觀察斷奶仔豬,要精心飼養,一經發現患病仔豬,應立即治療,這樣減少病原傳播的機會,保證斷奶仔豬健康生長。
    斷奶仔豬適宜的溫度為30-40日齡為21-23℃,41-60日齡為21℃,60-90日齡為20℃。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5%-75%。
     
    八、后備豬的飼養管理
    52,如何飼養后備公豬?
    后備公豬應在8月齡體重120公斤以上才可使用,若使用過早影響后備公豬生長發育以至失去種用價值。禾豐種豬料可以滿足后備公豬對骨骼、肌肉生長發育所需要營養,可使后備公豬更健康的生長。在飼喂方法上采用定時、定量的限制飼養方法,日飼喂量1.8-2.7千克,每天喂兩次。后備公豬在選定后,宜單欄飼養,并使其與優秀的成年公豬相鄰,便于它的模仿和調教。訓練公豬時,不能對其施暴,防止打傷或形成惡癖,要使公豬逐漸熟悉轉入、轉出及配種活動。在有條件的豬場應使后備公豬每天有一定的運動。
    青年公豬初配對象最好用體況相近的經產母豬或發情表現好的青年母豬。配種時,應避免外界因素干擾,如地面濕滑、圍觀及母豬站立不穩等。
    53,如何飼養后備母豬?
    后備母豬選定后,宜群養每圈10-30頭,過多過少都不利初情期的出現。并應與公豬分開,可使后備母豬達到最佳繁殖性能和最大使用年限。在有條件時,70-120日齡后備母豬可移到舍外,能促進初次發情,一般在遷移后4-6天發情。夏季溫度超過29℃時,會干擾母豬的發情行為,由于降低采食量,必然要降低排卵數。因此,采取降溫措施,舍內加強通風、噴灑涼水、遮陰棚等。后備母豬一般在165日齡與成年公豬接觸有利受孕。把公母豬趕到一起,每天接觸2-3次,每次持續5-10分鐘,達到刺激初次發情效果。
    后備母豬體重在80千克前應自由采食,在80千克以后,隨著消化機能發育的完善,消化吸收能力的加強,不僅食欲旺盛,食量大增,而且貪睡,如不限制食量,任其采食,很容易上膘變肥,且易因過食,撐大胃腸形成垂腹,又易造成挑揀食物拋撒飼料的惡習。因此,后備豬的食量可根據一次飼喂后,豬自動離開食槽時所攝進飼料的數量制定,或根據攝食后5-6分鐘內吃食的數量,乘以飼喂次數即可計算出全日應給的飼料量。并隨后備豬的增重、食量及糞便形狀的變化逐漸增加給量,采食量為自由采食的85%-90%(約2.7千克/天),直到配種前10-14天,其中只限制能量而氨基酸與礦物元素不限制。
    九、肉豬的飼養管理
    54,肉豬的食欲有何變化規律?
    豬的食欲,一般傍晚最盛,早晨次之,中午最弱,在夏季這種趨向更為明顯。因此,在一日內每次的給料量可按下列大致比例分配:早晨35%,中午 25%,傍晚40%。所以肉豬最好在晚上18:00~20:00點增加一次飼喂。
    55,每欄養多少肉豬比較最好?
    豬群的大小  豬群中豬數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豬群次序的建立。一般以每群豬15-20頭為適宜,但還應根據圈舍大小因地制宜。
    56,如何給肉豬分群?
    按體重大小、體質強弱分群  在一群豬中,體大強壯的個體一般在群內居高位次,體小體弱的個體居低位次,采食、飲水都受欺。為避免這種強奪弱食的現象,防止出現僵豬,飼養肉豬一開始就要按仔豬體重大小、體質強弱分別編群。病弱豬單獨編群。組群后要保持穩定。因為每重復組合,都要出現爭斗,大約有1周內很少增重。
    57,豬如何調群?
    豬群組合方法  不同窩仔豬合并時,最常見的方法是采取“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等方法。即:把較弱的仔豬留在原圈不動,把體質較好的仔豬并入他群;把數量小的群留在原圈不動,而把數量多的群并入他群;合并工作最好在夜間進行。轉入的新圈除清掃、沖洗和消毒外,晾干后噴灑來蘇兒或煤油等,同時在合并的豬身上也噴灑來蘇兒或煤油,使小豬彼此不易分辨,減少小豬爭斗的機會。并要加強并群后頭2天的管理。
    58,如何調教新入欄的豬?
    豬在新編群或調入新圈時,要及時調教,使其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采食和飲水的習慣,這樣可減輕勞動強度,保持圈舍衛生。調教要根據豬的生活習性進行。豬喜臥睡,在適宜的圈養密度下,約有60%的時間躺臥睡覺。豬一般喜歡在高處、木板上、墊草上臥睡。熱天喜睡于風涼處,冷天喜睡于溫暖處。豬排便也有一定的規律,一般多在洞口、門口、低處、濕處、圈角排便。在喂食前或睡覺剛起來時排便。在進入新的環境或受驚嚇時排便較勤。要根據豬的這些習性進行調教。豬群進入新圈立即開始調教,重點抓兩項工作。
    ①在豬新合群或調入新圈時,為使所有的豬都能充分采食,要備有足夠的飼槽和水槽長度。對霸槽的豬要勤趕,使不敢接近飼槽的豬能得采食槽位。經過一段時間的看管后,就能養成分開排列,同時上槽采食的習慣。 
    ②使豬采食、臥睡、排便位置固定,保持圈欄干燥衛生。豬入圈前,事先要把豬圈、豬欄打掃消毒干凈后,將豬臥睡處鋪上墊草,飼槽投入飼料,水槽裝上水,并在指定排便處堆放少量糞便,潑點水,然后把豬趕入圈內。個別豬不在指定位置排便時,要及時將其所排糞便鏟到指定位置,并結合守侯看管,經過三五天就會養成采食、睡臥和排便定位習慣。
    59,肉豬飼養密度多大最好?
    圈養密度過高,會降低豬的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兼顧肉豬飼養效果和充分利用豬欄面積兩個方面,生長肥育后期(體重60-90千克)每頭占0.8-1.0平方米為宜;小豬階段(20-35千克)每頭占0.3-0.5平方米,中豬階段(35-60千克)每頭占0.6-0.7平方米。每欄飼養頭數還要根據季節不同有所變化,如冬季可適當密些,而在夏季可適當減少些。
     已同步至 lzm_001的微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1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12:1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嘉峪关市| 山丹县| 道孚县| 广饶县| 明溪县| 青河县| 景德镇市| 波密县| 教育| 托里县| 镇平县| 桐柏县| 灌云县| 太康县| 平顺县| 广汉市| 慈溪市| 怀宁县| 织金县| 怀宁县| 弥渡县| 平陆县| 筠连县| 高雄县| 襄城县| 西青区| 绥芬河市| 五峰| 海丰县| 祁门县| 门头沟区| 大新县| 师宗县| 武强县| 南平市| 青岛市| 富民县| 英山县| 黄冈市|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