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品食業在宣布私有化要約后,沉寂大半年才有實質性進展。然而投資者認為,眾品食業價值被低估,公司私有化價格若不能讓投資者和股東滿意,其私有化完成之路仍存變數。 2012年11月26日晚,眾品食業宣布, 公司已和董事長兼CEO朱獻福控股的Golden Bridge Holdings Limited達成私有化并購協議,預計私有化將于2013年一季度完成,并從納斯達克退市。 該項私有化協議涉及金額為4.18億美元,眾品食業公告稱,將通過向中國財富成長基金(China Wealth Growth Fund I L.P)股權融資8500萬美元,另外3.2億美元將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提供3.2億美元的定期貸款。當日,眾品食業高開高走大漲15.93%,報12.59美元。 當年3月27日晚,眾品食業董事會宣布收到朱獻福提出的私有化要約,擬以13.5美元/股的現金回購所有非其本人持有的在外流通普通股,較3月26日收盤價溢價約47%。當天眾品食業早盤大漲近30%,朱獻福等公司管理層持有約26%的公司股票。 資料顯示,眾品食業創辦于1993年,于2006年2月通過反向收購在美國OTCBB上市,2007年12月,公司轉升納斯達克全球精選板,發行價每股4美元,成為中國食品行業首家納斯達克主板上市公司。 眾品食業僅是眾多海外退市食品企業的一例,同樣是受到境外市場大環境、機構做空、估值偏低等因素的影響。而對于回歸國內A股市場,眾品食業同樣很期待。 做空和低市盈率 眾品食業的私有化,可謂考慮良久。 2010年以來,美國證券市場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的公司問題頻出,中概股估值極低,而不斷出現的做空事件,也讓眾品食業遭遇“池魚之殃”。2011年5月至7月,兩月間公司股價暴跌45%。 而來自香港的專業財經雜志《China Economic Review》(《中國經濟評論》)的報告,則讓這種情況雪上加霜。該雜志質疑,眾品食業生豬供應量、零售店數與其遞交的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內容不符。眾品食業雖然馬上對此報道作出否認的回應,但影響已經產生。 針對當時公司股價大跌的情況,董事會認為股價被低估,高管與公司分別宣布股票購買計劃。2011年6月20日朱獻福和執行副總裁本保科用其私人資金在隨后的6個月內,通過公開市場購買價值100萬美元的公司普通股;同年7月6日,眾品食業董事會批準使用公司內部可用現金,在未來12個月,計劃回購最高達1000萬美元的在外流通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