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養殖戶的肥豬出欄,母豬更新換代,相應地要進行仔豬母豬補欄。而豬兒補欄,最要緊的是疾病預防。技術要點如下: 免疫預防 20日齡接種豬瘟弱毒脾淋疫苗,23~25日齡接種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28~35日齡接種口蹄疫滅活疫苗,60日齡進行口蹄疫滅活疫苗、豬瘟弱毒脾淋疫苗的強化免疫。在母豬帶毒嚴重、垂直感染引發哺乳仔豬豬瘟的豬場,1日齡就要進行豬瘟弱毒脾淋疫苗免疫。外購仔豬根據本地疫病流行情況,可參考該程序,有選擇地進行免疫預防。 對補欄的母豬,也要每隔4~6個月用口蹄疫滅活疫苗免疫1次。初產母豬配種前,針對當地疫病流行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豬瘟弱毒脾淋疫苗、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豬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接種;經產母豬配種前,進行豬瘟弱毒脾淋疫苗、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接種。 常見疾病防治 仔豬黃白痢 (1)免疫接種:懷孕母豬在產前28天和14天分別注射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2次。 (2)藥物預防:仔豬出生第1天肌肉注射土霉素0.3毫升,第5天0.5毫升,可有效預防黃白痢發生,斷奶前一天肌肉注射1毫升可有效預防應激腹瀉。 (3)藥物治療:對仔豬黃白痢的治療必須采取抗菌、止瀉、助消化和營養補充等綜合措施。抗菌藥物用硫酸黏桿菌素注射液2.5~3毫克/公斤體重,鹽酸黃連素2毫升混合一次后海穴注射。 仔豬水腫病 預防:秋末冬初要加強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特別是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除了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衛生條件,降低應激反應外,還應注意: (1)母豬懷孕30天和90天分別肌注維生素B1注射液。 (2)產后2日給仔豬肌注豬血丙種蛋白。 (3)產后14~18日給仔豬注射水腫苗。 (4)分別在斷奶前1周和斷奶后2周肌注組織胺蛋白。 (5)在斷奶前1周和斷奶后2周之間,用磺胺類拌料,每日一次。在斷奶后嚴格控制好飼料的飼喂量。 治療: (1)口服硫酸鎂15~25克,每日一次。 (2)或者卡那霉素2毫升、5%碳酸氫鈉30毫升、25%葡萄糖30毫升,混合后一次靜注。 (3)或者肌注維生素C4毫升,每日兩次。 (4)或者亞硒酸。 鏈球菌病 預防治療: (1)注射鏈球菌疫苗。 (2)或者強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諾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目前針對全群豬只阿莫西林200克 (或者磺胺六甲400克)/噸具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對本病的預防有較高的意義。 仔豬副傷寒 可免疫接種預防:弱毒凍干苗,適用于1月齡以上仔豬,口服接種或耳后淺層肌肉接種,采取二次免疫,兩次間隔21~28天。 治療: (1)鹽酸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注射液2.5毫升/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 (2)或者新霉素每日5~15毫克/千克體重,分2~3次口服,復方新諾明70毫克/千克體重。 提前做好豬舍保溫 秋季補欄后不久將進入冬季,要在寒流來臨之前做好豬舍的保溫。 在豬舍的外圍結構中,失熱最多的是屋頂,因此設置天棚極為重要,鋪設在天棚上的保溫材料熱阻值要高,而且要達到足夠的厚度并壓緊壓實。墻壁的失熱僅次于屋頂,普通紅磚墻體必須達到足夠厚度,用空心墻體或在空心墻中填充隔熱材料,能提高豬舍的防寒保溫能力。有窗豬舍應設置雙層窗,并盡量少設北窗和西側窗。為利于豬舍的清洗消毒與防止豬的拱掘,豬舍地面多為水泥地面,但水泥地面冷而硬,可在豬趴臥區加鋪地板或墊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