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豬除維持本身消耗外,每天還要產出5公斤~8公斤乳汁。如飼養管理不當,營養物質供給不足,就會直接影響到母豬的泌乳量、仔豬成活率、仔豬斷乳體重,以及斷奶后母豬的正常發情和配種。因此,加強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是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 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 日采食量:體重180公斤~200公斤的母豬,在無青飼料時,泌乳盛期每日每頭應喂給全價配合飼料不低于5.5公斤~6公斤。 粗蛋白質:日糧粗蛋白質不宜低于15%,且最好包括少量的動物性飼料。 礦物質和維生素:哺乳母豬的飼料中,每公斤應有0.9%~1%的鈣、0.7%~0.8%的磷。含維生素飼料對促進母豬泌乳和仔豬發育是十分有利的。仔豬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幾乎都是從母乳中攝取。母豬如果缺少維生素A,就會造成泌乳量和乳質下降;缺乏維生素D,則引起母豬產后癱瘓。 飲水:保證充足的飲水。 哺乳母豬的泌乳量及影響因素 泌乳量:母豬60天的泌乳量,地方小豬種為300公斤~400公斤,大豬種和國外引進的瘦肉型品種如大約克夏、長白等為600公斤左右。 放乳次數和間隔:母豬放乳時間較短,間隔時間較長,前期好于后期,白天好于夜間。分娩當天放乳時間最長,達46.75秒,第3天為22秒,以后逐漸變短,到斷奶(60天)前1天僅有11.1秒。放乳間隔時間隨泌乳期延長也逐漸延長,40天以前大體間隔45分鐘~60分鐘,40天~60天為60分鐘~80分鐘。 影響因素:泌乳量與豬體重的關系較大,大型母豬泌乳量高,小型母豬或產仔數少的脂用型豬種的泌乳量低。雜種母豬在泌乳量上能表現出較強的雜種優勢。調整母豬產后的待仔數,使其占滿全部的有效乳頭,可以充分發掘母豬的泌乳潛力,增加泌乳量。患乳房炎的母豬產奶量明顯下降,甚至無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