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高熱綜合癥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的一種以病豬持續高溫、食欲廢絕、皮膚發紅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傳染病,主要由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偽狂犬病、非典型性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引起,多為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該病近來又出現了一些新特點,筆者在診治過程中總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供同行參考: 一、臨床癥狀 病豬體溫升高40℃-42℃,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沉郁,淌眼屎,臥地不起,運動失調,呼吸急促,鼻流清涕,糞便干硬,小便發黃,全身皮膚發紅,或腹部、耳尖發紺;或在耳根、腹部、四肢內側等處出現紫紅色血點;或眼圈青紫,肛門周圍青紫。個別豬發病數天后皮膚黃染或蒼白,少部分豬毛孔針尖狀出血。有的豬腹瀉,發抖、消瘦。四肢、眼瞼周圍水腫,體表淋巴結腫大。公豬不育,母豬不易受孕,懷孕豬易早產,死胎、木乃伊胎。 二、剖檢變化 病豬的病變以肺部變化為主,肺臟有的蒼白,有的有出血點、出血斑;有的肺臟水腫,呈斑駁狀到褐色大理石樣病變,有的實質變性,如海綿狀,可在水中漂浮;有的似水煮狀;更有很多病豬的肺臟多處部位肉變,特別是尖葉、心葉和膈葉的前緣,部分病變肺葉支氣管內充滿膿性分泌物;氣管內有較多的泡沫,部分氣管黏膜充血。心肌有出血點,心包積液,為淡黃色液體。肝臟有的灰白色;有的有壞死灶;有的有出血點,有的腫大變性呈黃棕色,表面有黃色條紋狀或灰白色壞死灶。腎臟腫大、呈褐色或土黃色,質地較脆,有淤血現象;有的有大量針尖狀出血點;有的表現典型的大理石樣花紋;有的有壞死點、壞死斑。脾臟腫大、邊緣有多處梗死灶。胃充血、出血;部分豬胃底黏膜出血、壞死、潰瘍,回盲腸有大量潰瘍灶。腸出血嚴重,特別是小腸和結腸多數有壞死灶。淋巴結廣泛腫大,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和肺門淋巴結。部分病豬喉頭黏膜水腫、出血,豬膀胱黏膜出血。個別患豬表現多發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 三、治療措施 該病治療總的原則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具體治療措施如下: 1.對25公斤以下的病豬:除使用每日注射一次清開靈+維生素C+維生素B12+強效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強力霉素注射液等,也可配合使用干擾素等制劑,這樣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如該體重病豬注射以上藥物5-7天后,仍是全身青紫、皮膚出血明顯的,建議淘汰。 2.對25-50公斤的病豬:及早應用抗病毒、抗細菌、增強免疫力的藥物,一般需要連續治療5-6天方可痊愈,個別病豬治療7-10天。該體重階段的病豬如及時確診,治愈率可達70%以上,特別是僅有附紅細胞、鏈球菌等常見病引起的高熱病。病豬表現在耳部、腹下、大腿內側有大小不一的疹塊,且毛孔有針尖狀出血,治療時如選用混感紅弓鏈+長效土霉素注射,每日一次,飼料中加入抗病毒1號粉(每袋拌料500公斤)+強力霉素(100-200ppm)+支原凈或替米考星,連續使用5-7天,一般均可治愈。而沒有皮疹及毛孔出血癥狀的多為并發藍耳病、圓環病毒等病,其病程較長,除用上述藥物外,每天再增加一次清開靈注射,可提高治愈率。 3.對50公斤以上的病豬:及早使用金剛針2支+鏈霉素2支+魚腥草2支,一日一次,連用3天。飼料中加入抗病毒1號粉(每袋拌料500公斤)+強力霉素(100-200ppm)+支原凈或替米考星,連續使用5-7天。 在治療時,要注意母豬低溫癥,母豬的低溫癥多是由于母豬感染病程長導致的,臨床中可靜脈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50萬國際單位4支,維生素C用2毫升5支,地塞米松用2毫升10支,病毒唑用2毫升4支,能量合劑(ATP)2支,維生素B6用2毫升1支,5%葡萄糖10毫升用2支,一日一次,連用3天。飼料中加入抗病毒1號粉(每袋拌料500公斤)+阿莫西林(250ppm)+魚腥草粉,連續使用1-2周。 四、注意事項 1.治療時要注意一豬一針頭;病豬早隔離、發現一頭全群治療,由于該病潛伏期長,又為多病源引起,同群全治的辦法是可行的,要及時在料中拌以抗病毒、抗細菌的西藥及中草藥,特別要加入黃芪類藥物(抗病毒1號粉+強力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等),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發展。 2.治療一定要夠一療程,不能治療1-2天見有效后即停藥,要連續使用3-5天為一療程。用磺胺藥物時首次量要加倍。 3.拉干糞便的病豬,要及早使用高錳酸鉀或肥皂水灌腸,以利糞便等腐敗物排除。否則,極易漲死豬。 4.注意藥物中毒,臨床見到多個病歷由于濫用抗生素、重復給藥,造成腎衰竭而死的病例,要在獸醫人員指導下正確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