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晨報訊,近來氣溫屢屢走低,雞蛋、蔬菜的價格卻逆勢上揚節節攀高。 昨日,家住皇姑區的張女士在家附近的菜市場買雞蛋時發現,月初時4.3元一斤的雞蛋已經漲到了4.7元,“都是買10元錢的,月初時買了16個,這次只買了14個”。記者走訪發現,市場內的雞蛋價格普遍在4.7元每斤。雞蛋零售商介紹,進入11月以來,雞蛋的批發價格開始上漲,雞蛋的零售價格也隨之上漲。 雞蛋價格環比上漲超過6% 零售商陸先生表示,雞蛋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每年這個時候雞蛋價格都得漲點兒,因為冬天天冷,蛋雞的產蛋量下降,養雞場需要供暖,成本增加了,賣價也跟著上漲。另一方面,雞蛋本來就是餐桌上的常備食品,氣溫降低,人們對雞蛋的需求有增無減,供不應求也促使雞蛋漲價。” 來自物價部門的統計信息顯示,11月中旬,沈陽雞蛋平均價格達到4.56元,環比上漲超過6%;23日,北行等農貿市場的雞蛋均價達到4.7元每斤。 本地大地蔬菜已停止生產 同樣出現季節性價格波動的還有已經在本地結束生長季的蔬菜。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沈陽市場上反時令蔬菜也迎來集體漲價。 昨日,在皇姑區某農副市場內,小白菜的價格已經漲至4元每斤,黃瓜則上漲至4.5元每斤,較月初上漲1元至1.5元。物價部門的信息顯示,11月中旬沈陽市場的小白菜價格均價3.71元,較上旬上漲1.11元,漲幅約42%。其他油菜、黃瓜、茄子等蔬菜分別較上旬有明顯漲價。 蔬菜零售商王女士介紹,受時令影響,本地的大地蔬菜已經停止生產,而大棚蔬菜才剛開始種植,目前沈陽市場上的反時令蔬菜基本都是外地菜,供應不足,加上運輸成本等因素影響,蔬菜漲價狀態可能將持續至本地大棚菜長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