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購買仔豬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選擇30公斤以上的雜交豬作為商品豬育肥對象,充分利用雜交優勢,雜交組合以良種三元雜交為最好。良土三元雜交也行.養殖事實證明采用二元雜交豬可比純種豬日增重高15%~20%,三元雜交豬比純種豬高25% 左右,目前來講,國內多采用長白和大約克夏的雜交母豬與杜洛克公豬交配,從而獲得最佳的三元組合。選擇的雜交豬體態結實,健壯勻稱,骨骼粗大,堅決不能進病、弱、殘豬,這是保證養豬生產性能和效益的基礎。 料—科學選用飼料 在養豬生產中,飼料成本占養豬總成本的70%以上,養豬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科學選擇飼料,選用預混料或濃縮料時,須按配方配好原料,切忌隨意抓放,這樣才能滿足豬的營養需要。 要按豬的不同生理階段用料(乳豬、小豬、中豬、大豬、公豬、母豬各有不同的飼養標準),否則會造成飼料浪費或豬生長不良。 仔豬要抓三食過三關,即抓乳食,過好生長關,抓開食,過好補料關;抓旺食,過好斷乳關,仔豬切勿喂得過飽,防止精料過多,否則會造成拉稀和誘發水腫病。 不要突然換料,要把原來的料和新料摻和喂,逐漸減少原來的料,并增加新料,經過 5~7 天完成換料過程。 豬料中粗纖維不能過多,適當搭配青綠飼料,防止飼料單一,以免造成營養不足和營養不全。 病—預防為主,防病治病 豬病種類多且病因復雜,但誘發豬死亡的第一原因仍然是傳染病,尤其是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副傷寒、大腸桿菌病等.應該堅持消毒為上,預防為先,防治并舉的原則,豬場至少每7天帶豬消毒1次,適時注射疫苗,一旦發現病豬,立即隔離治療。 在注重傳染病的同時,也要警惕消耗性疾病,因為它會給養豬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寄生蟲病、喘氣病、疥癬等.對于新進的仔豬,進圈8~10天最好在飼料中拌入驅蟲藥進行驅蟲,在其體重達60~70公斤時,再驅蟲1次即可。 管—精心管理,合理飼養 只有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干凈通風等條件下,科學選用飼料,豬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提高飼料轉化率,否則就會造成豬的應激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造成巨大損失。 初生仔豬要注意輔助吮乳,幫助其固定乳頭,一般來說,弱小豬放在前中段乳頭,比較強壯的小豬放在后段乳頭,仔豬要及早補料,同時注意少食多餐,防止腹瀉。 育肥豬的飼喂,可采取干喂或濕喂兩種方式,喂后自由飲水,同時,喂豬要遵循定時定量,先粗后細,喂勻喂飽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