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一個以生豬、肉羊為主的產業做大做強,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飯碗”,日前,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創建湖北省畜牧強縣工作方案正式出臺,并以長政辦文[2012] 114號文件付諸實施,具有極高的“含金量”。 一是建設目標明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黃金十年”戰略機遇,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主線,以提高畜產品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調結構轉方式為重點,按照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總要求,把長陽打造成為湖北省畜牧強縣、宜昌市生態畜產品基地和武陵山區畜牧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實現畜牧經濟跨越發展。通過三年的努力,全縣年出欄生豬100萬頭,年出欄肉羊60萬只,家禽出籠100萬羽,肉類總產量11萬噸,畜牧業產值30億元,建成年產值50億元以上畜產品加工企業1家,年產值1億元以上畜產品加工企業3家,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5%以上。 二是生產措施具體:(-)加大畜禽繁育體系建設力度,全縣能繁母豬發展到5萬頭,能繁母羊發展到35萬只,建立穩定的禽、蜂種源基地;(二)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積極推廣生豬標準化“150”、“550”、肉禽“156”、蛋雞“153”、蛋鴨“154”、肉鴨“158”肉牛“165”、肉羊“1235” 等模式,全縣建立8—10個年出欄商品豬10000頭、肉羊5000只的畜牧專業村,因地制宜發展禽、蜂業專業村;(三)采取多種措施,規范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不斷提高畜牧產業組織化程度,力爭40%以上的養殖戶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0%的畜禽產品以合作經濟組織形式產銷,促進養殖專業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四)堅持項目興縣、產業強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方略,加快建設特色農業大縣步伐,進一步完善項目管理工作機制,樹立“項目至上、招商為先”的理念,招大商、立大項,成大業,做強產業經濟、做大生態經濟、做特農村經濟、做優項目經濟,促進畜牧產業化快速發展。 三是技術措施給力:將以畜禽品種、生產技術、疫病防控、衛生監督、食品安全、科技服務等多領域支撐產業發展。 四是配套服務到位:(-)鞏固縣、鄉鎮、村三級隊伍體系和覆蓋生產技術服務網絡,為養殖戶提供全程科技服務;(二)實施培養和造就一批農村“科技明白人”工程,武裝畜牧獸醫業務骨干、規模養殖戶、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領辦人、農業企業“老板”活躍在“農廣天地”;(三)創建科技短信平臺、畜禽養殖網站或板塊,向廣大養殖場戶提供及時有效的政策、科技和市場信息,免費發放科技資料;(四)建立畜牧獸醫科技人員直接聯系規模養殖戶的工作機制,每人聯系3—5個規模養殖戶,建立服務檔案,全程跟蹤指導,促進生產發展。 1 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