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縣作為傳統畜牧養殖大縣,近幾年在著力做大做強畜牧業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規模養殖和標準化養殖方面向好、向優、向強發展趨勢較為明顯。2012年,全縣新建或規范改造標準化養殖場(小區)39個,發展養殖大戶650戶。全縣各類規模養殖場(小區)累計達950個,養殖大戶3.6萬戶,全縣畜牧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一、發展現狀 (一)畜產品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11年,全縣肉、蛋、奶產量分別達10.03萬噸、4.4萬噸和1.29萬噸,畜牧業增加值12.87億元,居全市前列。全縣牛存欄10.45萬頭,出欄10.1萬頭;生豬存欄68.22萬頭,出欄74.61萬頭,再次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山綿羊存欄39.6萬只,出欄51.9萬只;家禽存欄941萬只,出欄1450萬只。 (二)畜牧業生產方式快速轉變。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發展迅速。目前,全縣各類規模養殖場(小區)達896個,養殖大戶3.49萬戶。其中萬頭豬場5個,1000頭以上豬場40個;百頭畜位肉牛育肥場5座,百頭畜位奶牛場2座;萬只雞場40個,生豬、肉雞、蛋雞、奶牛規模飼養比重分別達到65%、96%、85%和40%。涌現出了大用集團種雞場、太康縣圓源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等一批標準化養殖場(小區)。 (三)生態環保養豬技術推廣迅速。先后涌現出了豫東平原農牧有限公司、獨塘鄉永達養豬場、高賢鑫興養豬場等新建生態環保養殖場。大許寨榮威養殖小區、龍曲利民養殖場等原有養殖場也積極推廣生態環保養豬法,改成了發酵床豬舍。2009年,全縣新建或改造生態環保豬場23個,建生態環保豬舍3.2萬平方米。 (四)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投資1.8億元的大用集團120萬套肉種雞場項目,占地500畝,下設5個養殖小區。目前,120萬套肉種雞養殖小區已完工投產。在此基礎上,大用集團商品肉雞養殖小區項目也落戶太康,在張集、符草樓、老冢等鄉鎮擬建商品肉雞養殖小區10個,近期將開工興建2個。 二、制約因素 太康縣畜牧業發展雖然整體態勢較好,但與現代化畜牧業發展、先進縣市和與農民增收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2011年全縣畜牧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是27.1%,而同為河南省畜牧大縣的淇縣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2005年已經達到75%,淇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0%來自畜牧業收入,而太康縣不足10%。太康縣畜牧業還集中體現在“三低矛盾”上:商品轉化率低、產品附加值低、農民純收益低,尤其在加工、銷售環節與市場經濟對接機制及信息、倉儲物流平臺建設方面皆是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縣畜牧業的長足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