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香格里拉縣從高海拔到沿江河谷地區,處處呈現著一派豐收的景象。在金江鎮,村民剛收獲完烤煙又忙著播種冬青稞, 訂單農業讓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異常高漲。 近年來,香格里拉縣著眼于建設現代農業,采取多種措施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先進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依托自身優勢,進一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在“特”字上做好文章 近年來,香格里拉縣依托資源優勢,培育五大基地。培育以開發特色農產品為主的種植業基地,重點培育青稞、馬鈴薯、高原油菜、無公害蔬菜、反季節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和蕎麥、燕麥、白蕓豆、豌豆等優質小雜糧。續建藏區青稞生產基地10萬畝,新建馬鈴薯、優質白蕓豆基地各2萬畝,新建油菜和無公害蔬菜基地各1萬畝,新建烤煙種植基地3萬畝。培育以特種養殖為重點的畜禽養殖基地,總投資1億元培育牦牛、黑山羊、黃牛、野豬、尼西雞等特色畜禽。培育以菌類、蕨類為主的野生蔬菜人工種植基地。重點培育羊肚菌、人工食用菌、木耳和竹葉菜等。培育以最具地方優勢的藥材基地,重點培育白術、桔梗、重樓、木香、貝母、紅豆杉、當歸、天麻等,新建藥材基地2萬畝。培育以核桃、葡萄、蠶桑、花卉為主的特色經濟林產業基地。 發展四條優勢特色產業帶,建立“一村一品”產業群。發展特色種植業產業帶,形成在江邊河谷地區金江、上江及五境、三壩、虎跳峽、洛吉等鄉鎮的部分村組發展葡萄、核桃、蠶桑、蔬菜、紅豆杉等種植。在高原壩區建塘、小中甸、格咱、尼西等鄉鎮的部分村組發展馬鈴薯、高原油菜、反季節蔬菜、青稞和球根花卉等種植。在山區半山區洛吉、五境、三壩、虎跳峽、金江、上江等鄉鎮的部分村組發展藥材、白蕓豆等三大區域交叉互補的特色種植業產業帶。 發展特色畜禽養殖產業帶,在建塘、小中甸、格咱、東旺、洛吉等鄉鎮為重點,以犏牦牛、藏豬、藏雞等為特色的高原特優畜禽養殖業帶。在金江、上江、三壩、洛吉等鄉鎮,建設改良黃牛、野豬、生豬和黑山羊為主的肉類產業帶;在尼西、格咱、五境等鄉建設尼西雞養殖業帶;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帶,形成以尼西土陶、木碗加工、核桃和菜籽油、葡萄酒和青稞酒、奶渣、建塘鎮銀器加工為主的民族手工藝制品、旅游產品、農產品加工等民族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帶。 發展特色旅游文化經濟帶,形成以虎跳峽、小中甸、建塘、三壩、洛吉等鄉鎮為主的,融民風、民俗、服飾、飲食、休閑、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精品旅游環線。建設以虎跳峽、金江、上江、五境、尼西等鄉鎮為主線的金沙江綜合文化生態旅游區,發展生態鄉村旅游、觀光農業、農家樂等特色農村旅游文化經濟帶,推進特色鄉村發展戰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