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養豬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死亡的豬絕大部分是病弱仔豬。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弱豬上下功夫,減少弱豬的死亡,也就降低了整個豬群的死亡率。 豬場中出現弱豬的時期有四個,初生弱仔、哺乳期弱仔、保育期弱仔、育肥期弱豬。我今天就這四個時期弱仔的處理辦法介紹一下: 一、初生弱仔 1、弱仔形成原因 一部分是母豬產仔過多,出生仔豬體重低,活力弱; 一部分是母豬胎次高或其它原因,部分仔豬在胚胎時期營養不足;一部分是由于難產等原因,仔豬出生后體質弱等。出生弱仔中,無病但體重過輕的有,體重大但活力弱的也有,有生理缺陷的也有如先天性震顫或八字腿等。但它們都有共同的原因是競爭力差,吸奶力量弱,只能占有其它豬剩下的奶頭,在其它豬吃飽后吃奶,這樣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不利影響,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越來越弱,直至死亡。 2、解決辦法 根據以上原因,我們會發現,只要給這些弱仔豬同等的待遇,它們也能活過來,如能再給以特殊照顧,它們還會趕上其它豬,斷奶時達到初生健仔同樣的體重和活力。 (1)固定奶頭 讓弱仔吃奶水多的奶頭,如前邊2-3對乳頭。 (2)合理分群 將產期接近的幾窩豬并窩,讓奶水足的母豬帶初生弱仔豬。 (3)適時寄養 將母性差,產奶性能差的母豬所產仔豬,寄養給奶水好的母豬。 (4)分開喂養 每次喂奶前,將弱仔豬先捉出來吃奶,待它們吃飽后再將健仔放出,這樣弱仔能吃上足夠的奶,增強活力。 (5)胃管投喂 將母豬奶擠出或將以前準備好的現成乳,通過胃管投喂方式灌給弱仔豬,這樣仔豬可以吃到更多的奶水。這種方式對出生后不會吃奶或哄吸吮力量不足的仔豬效果最好。 通過以上方法,大部分弱仔豬都會順利活下來,并能在斷奶后順利成活,最后出欄。 二、哺乳期間出現的弱仔 哺乳期間出現的弱仔大部分是由于吃奶不足產生的,小部分是因腹瀉脫水造成的。 1、吃奶不足的弱仔 有的豬是由于沒有占據奶水多的奶頭,有的是吸吮力量不足,不能刺激母豬排放足夠的奶水,也有的是和其它仔豬共用一個奶頭,總起來說是沒有吃到足夠的奶水。 (1)及時寄養 寄養方式有兩種,一是將弱仔豬寄養給產仔較晚但有多余奶頭的母豬;二是在其它母豬斷奶時,挑選奶水好的母豬專門代奶弱小仔豬。這兩種方法都能起到不錯效果。 (2)盡早補料 現在許多飼料家都能生產出高質量的乳豬代乳料,在不吃母奶的情況下仍能讓仔豬順利成活并斷奶,在沒有多余母豬的情況下,及早為弱仔豬補高檔乳豬料,也可以讓弱仔豬活下來。 2、腹瀉造成的弱仔 腹瀉在哺乳階段不可避免,但由于腹瀉而導致小豬變弱變僵卻是很大的難題。這部分仔豬因腹瀉而生長緩慢,斷奶時體重不足,斷奶后體質差,容易變成僵豬,成為不能創造利潤的無效豬,飼養這樣的豬是無價值的。 解決辦法:補充電解質 腹瀉脫水,脫去的不僅僅是水分,而同時脫去大量電解質,對待脫水仔豬單純補水并不能解決問題,在補水的同時應補充體液成分,主要是電解質。所以,為脫水仔豬飲用含電解質及葡萄糖的補液鹽水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