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南陽9月20日電 小小雞蛋也能成為“運動器材”?在河南省西峽縣的一個養殖專業村,這樣的稀罕事正在上演:因為就地取材,在當地每年一屆的鄉村運動會上,“揀雞蛋”比賽備受歡迎。時間一長,還給村里的養殖產業帶來了品牌效應。
“嘀-嘀-嘀!”隨著一陣急促的哨響,“揀雞蛋”大賽正式開始。早已準備就緒的四組運動員,麻利地把雞蛋往箱子里裝。
“運動員”江華峰稍稍領先。“老江,你爛了一個雞蛋。”緊挨著她的楊秋歌邊說邊加快速度。“哪一個爛了,是哪一個啊?”低頭找了半天,江華峰也沒看到那個“爛雞蛋”。等到明白過來,才發現已經被楊秋歌反超了。 但總歸是養雞大戶,面對落后局勢,江華峰拿出“絕活”,輕拿輕放,又快又穩,很快追了上來,最終以一分鐘裝160個 雞蛋的速度,贏得了冠軍。
“俺們村的運動會,重在參與,輸贏不是關鍵。大家聚在一起熱鬧又開心,還鍛煉了勞動技能,比喝酒打牌強多了。”江華峰說。
緊鄰滬陜高速的回車鎮西溝村,是西峽縣有名的養殖專業村,全村298戶1200余人,從事養殖的有近200戶。因為養殖產業發達,西溝村成立了全縣首個村級養殖協會,并創新推進了“支部+協會+農戶”發展模式。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
村支書余保生介紹,早在2008年首屆鄉村趣味運動會舉辦前,養雞專業戶都是自己騎著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走街串巷,到附近村鎮乃至縣里賣雞蛋。但幾年下來,“雞蛋運動會”成了村里的品牌,十里八鄉的商販爭著來這里買雞蛋。
“結合村里的發展特色,用運動會的形式,讓村民在健身中推動產業發展,效果就是好。”余保生說,“生活富裕了,鄰里之間也更和睦了,有個雞毛蒜皮的事兒,大家在比賽中哈哈一樂,啥矛盾也沒了。”
西峽縣體育中心主任王合儒告訴記者,西溝村的“雞蛋運動會”其實是全縣開展農民健身活動的縮影。根據“因地制宜、小型多樣、就地就近”原則,近年來全縣各鄉鎮農村都開展了類似的群眾體育活動。由于注重項目設置的農味、趣味,運動會深受歡迎,收到了“強身、健心、睦鄰、樂群”的效果。
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西峽縣共計投入“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資金130余萬元,為75個村建設了“一場兩臺”、每個健身場地配健身器材10余套。此外,還投入100多萬元修建健身路徑工程。這些鄉村體育“草根舞臺”的建設和完善,使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出村便可鍛煉身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