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弘義生命科學(廈門)有限公司簽下戰略合作合同,支持“江氏專利生物養殖系統技術”產業化。據了解,這是國開行簽下的科技農業項目第一單。
“民生系統”打動國開行
“養出健康的豬。” 弘義生命科學(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聲提起自己的“江氏專利生物養殖系統技術”時簡潔明了。他通過改善空氣、飲食等系統科學地養殖,幫助農民養出高品質、低成本的豬。這位長期在國外的藥物學家,是著名的生命科學研究家、發明家,生物科學技術應用家,擁有眾多生物工程應用專利技術及著作權。如今,回到廈門的他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這項技術上。
“食品安全是民生關注項目,也是打動國開行的最大理由。”江聲的養殖系統運用在養牛、羊、馬、雞、狗,以及多寶魚、鮑魚等上面,但最終他定位在豬肉市場,“因為市民最常接觸?!?/P>
投入預計30億元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當“江氏專利生物養殖系統技術”在四川應用支援災區的時候,這個項目已經走進國開行的視線。作為政策性銀行,國開行重點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等重點領域建設。
“我們已經跟蹤項目四年了,感覺項目前景很好。”國家開發銀行四川分行市場與投資處處長羅正嚴說,“此次合同不帶金額?!倍安粠Ы痤~”恰恰意味著支持“不封頂”。江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合約,國開行要求企業自籌30%的基金,剩下的70%將由國開行進行補充?!稗r業產業科技園區的投入預計是30億元。”江聲表示,這也表明,國開行的支持力度很有可能達到20個億。
規劃延伸養殖產業鏈
“江氏專利生物養殖系統技術”申請了十多個國家的專利。這中間,不斷有頂級風投和企業家主動找上門,欲花高價買斷技術,都被江聲毅然拒絕了。
江聲說,他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回到國內,希望這一套系統技術能夠幫助到更多的養殖企業。以豬糞進行土壤改良為例,這將相應節約全國土地資源數千萬畝以上。比如,單生豬屠宰率提高這一項,在生豬大省四川就可多出幾百萬噸豬肉。江聲介紹說,目前已有多家資本財團來到廈門找他探討生豬項目合作,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商會。
據了解,江聲已經與一些城市商會簽約建5個養豬基地,由江聲全權負責養豬場的技術,分別設在重慶潼南、四川安縣、福建南靖、江蘇淮安、江西南城等地,總計劃投資數十億元人民幣,建成農業產業科技園區,其中有三個基地規劃年出欄50萬頭商品豬,園區致力于延伸畜牧業的養殖產業鏈,包括食品加工、生物制藥、廢棄物的提取利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