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保障國家食物安全,增加農牧民收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畜禽養殖方式加快轉型升級,草原牧區生產和生態協調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逐步健全的良種繁育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畜牧科技實力“雙輪驅動”下,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走上標準化、規?;a業化的發展之路。
2011年,全國畜牧業產值達到2.58萬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0.9%上升到2011年的31.7%。2011年,我國畜產品貿易總額達到193.9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255.8%。畜牧業已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現代農業建設的排頭兵。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說,目前我國肉類、禽蛋和工業飼料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畜產品占有量不斷提高,主要畜產品基本自給,為滿足城鄉居民膳食需求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
10年來,肉蛋奶等主要畜產品產量穩步增長。2011年,全國肉類、禽蛋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奶類產量居世界第三位。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敖潤蘇莫蘇木荷也勿蘇嘎查牧民鮑永新,10年來堅持種草治沙和養羊致富同步推進。如今,鮑永新家存欄1100只羊,年可出欄育肥羊1500只,凈利潤6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當地牧民紛紛走上可持續合作種養之路,曾經的道蘭圖沙地已變成片片綠洲。
“10年來,我國畜牧業發展基本解決了草原生態這個大問題,找到了可持續發展之路?!敝袊r科院農經所副所長王濟民認為,近10年來,我國畜牧業發展最大的變化是規?;椒ゼ涌欤浯问钱a業化提速。
據農業部畜牧業司統計,2011年,全國肉類產量達7957.8萬噸,禽蛋產量達2811.4萬噸,奶類產量達3810.7萬噸,分別比2002年增長27.6%、24.1%和172.1%;全國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別為59.1公斤、20.9公斤和28.3公斤,比2002年分別增加了10.5公斤、3.2公斤和17.4公斤。目前,我國人均禽蛋消費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肉類消費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不僅如此,伴隨著產量的增長,10年來我國畜牧業的產品結構也不斷優化,種類不斷豐富,滿足了城鄉居民膳食結構的多樣化需求?!蓖鯘裾f。
在肉蛋奶產品產量結構中,肉類和禽蛋比重分別從2002年的63.0%和22.9%下降到2011年的54.6%和19.3%,奶類比重不斷提高,由2002年的14.1%提高到2011年的26.1%。在肉類結構中,牛羊肉的比重由2002年的12.9%上升到2011年的13.1%,豬肉比重則由66.1%下降到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