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資源循環型生態與健康養豬

    923 來自: 廣東養豬信息網
    簡介
    生態養豬以養豬業為主體進行開發,利用對豬糞的科學處理,實行農牧結合,做到合理利用、互相促進,低投入,高產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環的生態養豬系統工程,是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一種符合生態文明原則的養豬方 ...

      1.前言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和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對肉食品的需求已經從量的需求向優質、安全、衛生轉變。為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保障人類健康,促進養豬業可持續發展,必須摒棄傳統養豬陋習,向科學化、規模化、現代化邁進,走規模化養殖之路,實現養豬規模化。但是,隨著我國規模化養豬興起和發展,養豬業出現兩方面的突出問題:其一,大量豬場廢棄物集中排放,得不到有效處理,造成環保問題突出;其二,藥物殘留、飼料添加劑殘留和人畜共患病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突出。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養殖業標準化程度低,養殖模式滯后。

      2.生態養豬的意義和模式

      2.1 生態養豬意義

      生態養豬以養豬業為主體進行開發,利用對豬糞的科學處理,實行農牧結合,做到合理利用、互相促進,低投入,高產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環的生態養豬系統工程,是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一種符合生態文明原則的養豬方法。

      生態養豬,有利于提供安全、優質豬肉產品;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減少豬的疾病;有利于改善豬肉品質和風味;有利于擴大出口換匯;有利于把動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生物資源科學結合起來,形成一條良性的生物食物鏈,變廢為寶,綜合利用,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由于養豬規模、場址選擇、養豬設備、生產工藝、肥育方法、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疾病控制等技術上的差異,生態養豬不是傳統養豬的復興,更不是規模化養豬的否定,而是現代養豬技術的完善和發展。

      2.2 生態養豬模式

      目前,國內外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主要有發酵床養殖、野外放養和“豬-沼-林(菜)、漁”模式。

      發酵床養豬是日本、韓國等地處亞寒帶地區國家的新興養豬技術,又稱“自然養豬法”或“生物環保養豬法”,是利用有機墊料建成一個發酵床,通過添加商業化微生物,豬排泄出來的糞便被墊料掩埋,水分被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蒸發,豬糞尿經微生物菌發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轉化,達到無臭、無味、無害化的目的,是一種無污染、無排放的、無臭氣的環保養豬技術。優點:① 減輕環境污染;② 提高豬群抵抗力,節省藥物費用和減少藥殘;③節省沖洗豬排泄物的水,節省能源;④墊料使用一年半后,可直接果樹、農作物的生物有機肥,達到資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缺點:① 不能使用化學消毒藥品,否則影響菌群發酵效果;② 發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狀物吸收豬的排泄物,而豬有拱食的習慣,木屑、米糠等粉狀物會因為豬拱食物進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③ 發酵后在墊料中存在著大量的霉菌毒素,豬有拱食的習慣,豬只采食霉菌毒素后,常引起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④ 發酵床溫度、濕度過高,導致豬寄生蟲病。

      所謂“野外放養”,是將以往幾十頭豬集中在一個十分狹小的空間圈養的傳統方法,改變為野外放養,飼養密度限制為每公頃土地只能養十頭肉豬,相當于每年向這片土地里釋放170公頃氮元素,與農民一年在地里施用的氮肥數量相當。飼養者還必須經常駕駛著拖拉機,拉著“活動豬圈”換地方,以便讓豬糞較為均勻地分布在這片土地上。這等于是在給這片土地施肥,而不是污染地下水。“野外放養”模式興起于德國,能提供質“優質、安全”綠色豬肉,改善生態環境。適合于生態農莊。

      “豬-沼-林(菜)、漁”模式,是豬排泄物通過排污管道進入沼氣發酵池進行發酵,發酵后產生沼氣用于生產、生活用能及發電,沼渣用于制作有機肥,供給果樹、農作物等,沼液用于飼養水產動物或供給果樹、農作物等的資源循環型生態種養模式。該模式構成養殖中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系統。

      

     

     

      

      3.資源循環型生態與健康養豬

      廣東省位于中國南部,溫度、濕度偏高,不利于發展發酵床養豬模式;同時,“野外放養”模式占地面積大,生產效率低,不能滿足人們對豬肉需求量。發展“豬-沼-林(菜)、漁”模式,比較充分地利用農業生產收獲的能量和物質,可以調節能源、飼料、肥料三者之間的關系,凈化環境,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的施用,從而保護農業生態平衡,促進農、牧各業的發展,對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養豬公司生態與健康養殖模式主要從豬場選址與布局、豬舍規劃與建筑結構設計和物質與能量循環三個方面進行,以廣東寶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3.1 跳出傳統豬場規劃思維模式,建設資源循環型、環境友好型豬場

      目前,環境保護與動物源性食品質量安全日益得到重視,豬場建設規劃跳出傳統豬場的規劃思維模式,將規模養豬設計要求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考慮豬場產生的廢物與土地承載消化能力,做到種豬飼養量與土地和諧;土地與地面附著物和諧,建設資源循環型、環境友好型豬場。

      3.2 豬場規劃和豬舍建筑建設符合NY/T 1568-2007標準,完善豬場建筑建設和種豬飼養管理。

      3.2.1實施種豬定位欄與大欄相結合,加強母豬運動,有利于提高母豬免疫功能和生產性能。

      3.2.2產房與保育舍排污系統的暗溝改為明溝,降低豬舍內甲烷等氣體濃度,有利于改善豬舍內空氣質量,改善豬群健康。

      3.2.3產房與保育舍采用陡坡式設計,有利于糞、尿快速排入明溝,使豬糞、尿與豬分開,降低產房與保育舍內濕度,減少仔豬腹瀉。

      3.2.4采用三點式飼養,配種分娩舍在一點,保育舍一點,生長育肥舍一點,三點分開在三個較遠的地方單獨飼養,有利于切斷豬場內病原循環。

      3.2.5種豬采用分胎次飼養,后備母豬和生產第一胎母豬在一起飼養,基礎母豬在另外地點飼養,有利于控制后備母豬帶來的病原傳播,同時,選擇生產性能優良的種豬作為基礎母豬,優化種豬群體結構。

      3.3 發展“豬-沼-花木、漁”資源循環型生態健康養豬,實現物質與能量循環最大化。

      寶興公司現已建成800m3混合式沼氣工程;有機肥生產車間500m2;花木基405畝。公司逐步擴大循環系統規模和延伸循環系統中生物鏈。

      3.3.1建設與現有種豬存欄相匹配的循環系統

      (1)建設大型沼氣系統工程:在四個不同地點建厭氧發酵池6座,其中500m3兩座、1000 M3四座,配套建設容積500m3沼氣儲氣罐和2套共13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年發電量56萬度,滿足豬場生產和生活用電。

      (2)建設有機肥加工中心:在原有生產技術水平基礎上,加大科研投入,進行菌種篩選,探討最佳發酵時間、溫度、濕度等技術因素,改善發酵技術,提高生產水平。建筑面積800m2,年產有機肥3000多噸,產品除公司花木基地自用外,還向社會供給蔬菜基地及果園林場。

      (3)建設名貴庭院花木基地:首次在3000多畝山地上種植庭院名貴花木,規劃種植洋紅小鈴木、黃花風鈴木、大葉傘、銀葉金合歡等庭院名貴花木22萬株。利用厭氧發酵后的沼氣液,抽送到山頂若干個儲藏池存放,通過滴灌系統澆灌花木,使豬場產生的污染物達到零排放,變廢為寶,實現綠色利用。

      3.3.2延伸現有循環系統中的生物鏈

      豬糞經發酵制成有機肥,用于花木基地和社會蔬菜基地、果園林場;豬場污水經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用于沼氣發電,滿足生產及生活用電;沼氣液抽送于山頂澆灌花木,達到養豬廢棄物零排放;沼氣渣飼養蚯蚓,蚯蚓養漁,殘留物用于花木基地,提高沼氣渣附加值,提供有機水產品。

      循環系統工程圖見下:

      作者:李志鵬 張靜 廣東寶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17: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清镇市| 建瓯市| 普定县| 扬州市| 上林县| 白沙| 秭归县| 雷州市| 富平县| 米脂县| 石棉县| 涪陵区| 韶山市| 安乡县| 凤山县| 乌兰察布市| 安平县| 信阳市| 六安市| 岳阳市| 凯里市| 霸州市| 兴文县| 阿瓦提县| 满洲里市| 青川县| 镇康县| 宾阳县| 庆元县| 嘉峪关市| 兴业县| 奉新县| 高阳县| 宁波市| 略阳县| 江西省| 漯河市| 承德县| 北川|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