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應邀到河北及山西的部分地區去為養豬場作技術指導,發現一些養豬場戶正在受到一些豬病的困擾。現將這幾個地方的豬病流行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河北省唐山、滄州等地出現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腹瀉。 1 發病特征 母豬及其它階段的豬,體溫微低,嘔吐,嘔吐物呈未消化狀且呈現酸性味。腹瀉初期糞便呈淡綠色,中期呈淡黃色,后期呈淡黃綠水樣,有少量發生脫水死亡。 2發病原因 由于正處于寒冷季節,長時間無雨雪降落,豬群無法抗拒惡劣的環境,容易遭受各種各種病毒的侵擾,因體質嚴重下降而患病。 3 治療 緊急投藥:黃芪多糖提取粉500克+“優等”電解多維500克,配水800千克,自由飲水7天;復方黃芪多糖500克+金貫素400克(中西抗病毒藥物)+病毒瀉痢停3000克(復方抗病毒藥物),連用3~5天。 注射:乳酸環丙沙星、博落回藥物按說明使用,兩種藥物在頸部兩側分別進行肌肉注射,一般肌注一次即可痊愈。 4 預防與控制 4.1 對傳染性腹瀉比較敏感的豬場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使用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輪狀病毒三聯滅活苗進行免疫。 4.2 后備母豬在配種前一個月先免疫1次,在初產前1個月左右再免疫1次,以后每胎產前1個月免疫1次,交巢穴注射,每次4 毫升。 4.3初生仔豬免疫劑量為0.5毫升/頭,5~25 千克的仔豬1毫升/頭,25千克以上的豬2毫升/頭。 4.4 對未曾接種且已發病的哺乳仔豬,緊急接種可使部分仔豬免于死亡。 4.5 每年進入寒冷季節前,用20%的生石灰乳粉刷豬圈及豬欄墻壁等。加強豬舍保暖,每個月堅持3~4次消毒,可選用碘類消毒劑、癸甲溴氨類、二氯異氰脲酸類等進行噴霧消毒,且最好與火焰噴燒交替進行。一旦豬場發生傳染性腹瀉,除采取上述緊急措施外,還應使用抗病毒的藥物加以嚴防。 山西省的長治、晉城等地因疾病混合感染而出現高熱病。 該地區已在2010年12月中旬暴發豬高熱病,損失較嚴重,目前己緩和穩定。 1 發病因素 該地區由于長時間沒有下過雨雪,氣候干燥,寒冷風大,豬群混合感染的病毒性疾病頻發,流感盛行。 2 發病特征 發病初期以咳嗽和打噴涕為主,中期食欲減退、高熱,體溫達39.8℃以上。后期出現高熱氣喘,因食欲廢絕而死亡。母豬流產率20%~100%不等,初生仔豬死亡率50%~100%不等,保育仔豬死亡率30%~80%不等,中豬死亡率30%~60%不等,大豬死亡率看似偏低,實際上是因一些豬場在發現豬發病時已將病豬急售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