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蘇省黃羽肉雞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黃羽肉雞品種資源豐富、飼養歷史悠久,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黃羽肉雞逐漸由家庭飼養轉變成為規模化飼養。 江蘇是全國家禽業發達省份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中城市多元化消費格局的形成,以黃羽肉雞為主體的優質家禽市場表現出較強的發展態勢,成為推動畜牧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本文通過對江蘇省黃羽肉雞產業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的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1 新品種培育速度加快,良種繁育體系逐步健全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黃羽肉雞以家庭飼養和消費為主,黃羽肉雞良種繁育體系不健全,通過良繁體系配套生產的比例極小,亂交亂配現象嚴重,品種較雜,導致生產陛能偏低、群體表型性狀整齊度普遍不高、品質風味嚴重退化,嚴重制約產業進一步發展。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隨著黃羽肉雞消費的不斷增長,江蘇省利用豐富的地方品種資源優勢進行黃羽肉雞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先后開發了邵伯雞、蘇禽黃雞、維揚麻雞、雪山雞、京海黃雞等優質地方黃雞新品種(配套系),并加快了如皋黃雞、太湖雞、鹿苑雞、溧陽雞等黃雞品種的開發推廣步伐,建立健全了“祖代場(原種場)一父母代 場(擴繁場)一商品場”良種繁育體系,目前全省通過良繁體系配套生產黃羽肉雞比例達80%以上。 2 產業規模不斷提高,區域優勢逐步形成 黃羽肉雞新品種因具有肉品質好、生長快、抗逆性強等特點,而深受廣大養殖戶和消費者的歡迎,既適宜于規模化養殖,也適宜于生態放養,品種質量、生產水平及產品的一致性適應集約化生產、標準化加工,滿足不同消費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市場競爭優勢非常明顯。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轉變,黃羽肉雞的消費范圍逐步擴大,目前已形成黃羽肉雞消費熱潮,消費量不斷增加。黃羽肉雞產業發展速度加快,產業規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全省黃羽肉雞年出欄量增加到近3億只。“公司+農戶”等組織形式的不斷完善,使得黃羽肉雞的優勢區域逐步形成,武進、太倉、如東、如皋、東臺、大豐、東海、邳州等地的黃羽肉雞占出欄肉雞總數的60%以上。 3 新型技術成果廣泛應用,生產性能顯著提高 根據黃羽肉雞新品種的生產特性,科研、教學、推廣等單位重點開展了黃羽肉雞養殖技術研發集成和培訓推廣,研發創新了黃羽商品肉雞高效實用型雞舍建造技術、營養水平調控與飼料配制新技術、健康養殖新技術、生態養殖新技術等綜合配套關鍵新技術,大力推廣雞新城疫免疫技術、球蟲苗預防雞球蟲病技術等新技術,推薦使用無殘留、無污染的飼用酶制劑、低聚木糖、中草藥制劑等新型飼料添加劑和獸藥制劑,創新田園規模化放養、林園養殖和圈養半放牧等生態養殖模式,使黃羽肉雞生產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飼料轉化率提高5%以上,飼養周期平均縮短3—5天,商品雞成活率提高了2~4個百分點。 1 2 3 4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