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特大城市,北京的節能減排之路任重道遠。在靠近官廳水庫的延慶縣張山營鎮,國內規模最大的雞糞發電項目——德青源沼氣發電廠已悄然并網發電3年。在這里,讓人頭疼的雞糞、污水均被巧妙利用,源源不斷轉化成“綠色電力”。此舉不僅有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能每年為全市提供1400萬度電,相當于節約標煤1700噸。 德青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亞洲最大、世界第六的蛋雞養殖基地,年存欄蛋雞達300萬只,每年生產5億枚雞蛋,占北京品牌雞蛋市場68%以上份額。2007年,德青源公司投資建設了國內規模最大的雞糞發電項目,2009年,該項目并網發電。 據介紹,該項目將德青源養殖基地每天產生的200多噸雞糞、300多噸污水全部收集起來,通過厭氧發酵技術生產沼氣用于發電。這不僅解決了雞糞和污水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生產的沼氣還可供應園區自身和周邊農戶取暖、做飯,每年為華北電網提供1400萬度“綠色電力”,并為當地農戶提供優質有機肥18萬噸。 “我們用雞糞發電,平均每度電的成本只有3毛錢,而火力發電的成本要7毛錢。”德青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德青源已經形成了“生態養殖-食品加工-清潔能源-有機肥料-綠色有機種植-生態養殖”這一獨特的循環經濟生產模式。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經濟學家趙弘表示,北京作為特大城市,物質資源比較匱乏,很多能源都要依賴外埠調入,同時特大城市的資源消耗量大,只有通過循環經濟,才能實現資源的效益化和資源消耗的減量化。 趙弘表示,北京的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的效率、效益,不僅要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人的素質提高,還要發展循環經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式,應該推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