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牧網報道, 在深山老林里,一堵圍墻將一塊新開辟的荒坡地圍住,在綠色尼龍網的罩護下,數百只雞苗在里面活蹦亂跳,四處啄食草蟲。7月23日,我們來到宣恩縣沙道溝鎮魚泉村奚家坳,見到了返鄉農民夫婦奚代準、張新玲在這里辦的“七彩山雞”珍禽養殖場。 在緊挨養雞場的一間小屋里,此時奚代準正在調配飼料,正準備給雞加“營養餐”。“既要保證雞苗快長,又要實現生態養殖,我得精心喂養。”見我們到來,眼前這位瘦弱而生性開朗的小伙子高興地說。 今年25歲的青年民兵奚代準在外打工多年,曾做過建筑工,當過生產電子產品工人。在工作之余,愛好看電視的他,一次被中央電視臺二套節目中的《生財有道》播放的“七彩山雞”欄目深深吸引。他想到家鄉的山場寬,沒有人開發,守著“金飯碗”苦受窮,一種放棄打工生涯回鄉搞養殖的念頭萌生。 在與妻子商定后,他們于今年春節回到家鄉。為學習掌握“七彩山雞”養殖技術,奚代準自費跑到秭歸縣兩河口鎮兩河村養殖七彩山雞的一家養雞場取經,隨后,在鎮計生協和人武部的幫助下,他很快籌資3萬多元,在自家屋后的荒山上修建了占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的養雞場,并從宣恩購回500只“七彩山雞”雞苗圈養。 為走生態養殖之路,奚代準特地從別處挖來蚯蚓等昆蟲放進養殖場讓山雞吃,引山泉水進雞舍,在飼料中從不添加任何激素和催長劑。“再過3個多月,我的第一批山雞就可以出售了,大約收入5萬多元。”他對未來信心滿懷。 為此,談起下一步打算,奚代準說,為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養殖收益,他將走“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訂單”的發展模式,擴建養殖場,引進孵化機,孵化雞苗,并建立恒溫室,讓雞苗健康成長,為養殖戶提供更多的優質山雞苗,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