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農經訊 自今年6月6日山東龍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之后,山東龍大食品就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因為在龍大的身上,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僅有內部企業管理問題,也有屢爆的食品問題。當然也有食品行業的系統風險。 前不久,本站從龍大食品不給內部員工買保險的角度,剖析了龍大食品看似是山東行業老大,實際上也是“避責”的老大,而今,龍大食品已經成功上市,一個食品企業要長期的生存,食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這是食品企業的生命線。我們回頭看龍大食品在食品安全這方面是不是能夠在上市之后得到投資者的信賴? 但令人遺憾的是,通過龍大上市之前在食品安全領域的表示,我們會給不及格的分數,實際上上市之前,龍大食品被認為是“舌尖上的問題肉”。因為其生產的肉制品不僅多次登上“黑榜”,而且還是屢教不改,甚至就是龍大食品本身也曾因欺騙消費者而被工商部門列入“黑名單”。 龍大食品的食品安全問題應該是由來已久,其中影響力最大的估計的數“囊腫豬肉”, 2011年6月28日,根據山東當地媒體報道,煙臺網友“八月一日”在當地論壇發帖曝光了自己在煙臺振華量販超市購買到有囊腫問題的龍大豬肉,重量為3斤左右,而這樣的一顆“毒瘤”,居然能夠流入市場,可見龍大食品在豬肉質量管控方面存在巨大的問題,甚至可以猜測,龍大的整個質量管控體系都存在問題。 2011年10月,齊魯網曝光龍大食品銷售假嫩牛肉事件,專家指出所謂的牛肉實際上是含有大量的淀粉。一位消費者在青島的大超市購買龍大嫩牛肉,但是卻買到了假的嫩牛肉,完全不符合嫩牛肉的標準。針對假嫩牛肉,銷售人員解釋不清原因,最后只能廠家向消費者道歉,不了了之了。 在今年1月,山東省質監局公布2011年第四季度生產加工環節食品產品省監督檢驗結果,龍大食品旗下煙臺龍源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龍大”牌食用油不合格。 今年的6月,龍大生產的火腿腸被爆出現“惡臭”的跡象。 眾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凸顯出龍大質量管控整個體系的漏洞。而且這些漏洞實際上龍大并沒有認真的反映和總結,而是屢教不改,甚至是動用“黑工關”,存在大量的刪帖的不恥行為。 而且我們相信龍大食品即使上市之后,也還是會長期存在質量問題。原因是龍大質量管控體系實際上是自己管自己,也即是龍大的“好質量、放心肉”是自己吹出來的。 其全資子公司杰科檢測號稱是食品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國家級檢測機構,充分保證了公司食品安全。龍大肉食也表示,按照HACCP(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管理體系的要求,公司已經建立起包括飼料檢驗、獸藥檢驗、出欄檢驗、加工過程中的十八道檢驗、配送車輛GPS 溫度控制、終端官能檢驗等諸多環節,做到每個批次的生豬肝臟都取樣檢測。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