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不發情的幾個原因: 1.疾病因素: (1)繁殖障礙型疾病:如繁殖障礙型豬瘟、藍耳病、細小病毒病、豬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附紅細胞體病等隱性感染。 (2)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長期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和寄生蟲病等。 (3)子宮內膜炎:尤其是隱形子宮內膜炎,經常不會引起注意,但會導致子宮機能減退、受精卵不能著床,子宮分泌前列腺素不足、黃體不能消退而形成持久黃體或黃體囊腫、從而維持較高黃體水平抑制其他與發情相關的激素的分泌。 2.霉菌毒素: 2011年,北方陰雨天氣比較多,玉米晾曬不力,因此濕度比較大,造成玉米在儲藏時霉變格外嚴重,產生的毒素、尤其是F-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成為母豬發情不規律的主要原因或誘因: (1)雌激素作用,可使母豬雌激素作用亢進,引發卵巢囊腫,從而使頻發情和假發情的情況增多,育成母畜乳房腫大、自行泌乳,后備母豬未配前流膿,并誘發乳房炎、陰道炎,降低受胎率。 (2)促黃體作用,母豬攝入含有這種毒素的飼料后,會出現黃體滯留,其正常的內分泌功能被打亂,導致母豬假孕、不發情或發情不正常。 (3)發情正常的母豬,交配后飼喂含F-2毒素的飼料1-3周會出現早期胚胎死亡。 (4)造成公豬包皮積液、精液品質下降。 此外,霉菌毒素還會導致免疫抑制,引起疫苗后反應強或免疫失敗,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正如有人說的:打什么苗,發什么病)。 3.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缺乏,尤其是VA、VB1、VB2、VB3、VB6、VD、VE的缺乏會使生殖機能受損,引起性機能紊亂、發情不正常、屢配不孕,降低母豬的受胎率;VE缺乏還會擾亂公豬精子的形成過程,嚴重時精液中無精子。 以上三種因素,經常會同時存在,尤其是在霉菌毒素因素存在時;因此,在制定預防保健方案時,我將三種因素同時考慮在內、做了以下方案: 1.配合信必妥,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2.飼料中全程添加霉毒清500g/噸; 3.每月初或月底料中添加混感剎1kg/噸,連用10天; 4.配種前7天: (1)拌料:弓附康1kg+喘痢清1kg+混感剎1kg,拌料1噸,連用7天; (2)飲水:每噸水中添加納維600ml,連用1個月。 5.配種后1個月:混感佳500g+混感剎1kg,拌料1噸,連用7天; 6.產前14天:信得蟲清500g+普力健1kg,拌料1噸,連用7天; 7.產前、產后各7天:豬健素2kg+普力健2kg,拌料1噸; 8.分娩后,肌注產后康10ml/100斤體重,每天1次,連用3天;分娩后4-5天,注射氯前列烯醇,并用真金碘清洗子宮。 值得一提的是,養殖戶現在購進的玉米絕大多數是水分較大的新玉米,故霉菌毒素可能是母豬發情不正常的主導因素;因此,一旦出現母豬不發情、發情不規律、假發情、屢配不孕、受胎率低等現象時,建議先用霉毒清500g-1000g+普力健2kg拌料1噸,連用15天后再采用上述保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