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地與分布 屬小型肉用鵝品種。原產于浙江省永康市及武義縣的部分毗鄰地區。永康市位于金衢盆地的東南邊緣,地處錢塘江、甌江的分水嶺谷,三面環山,屬黃土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天然水系發達。 2、外貌特征 頭大,呈楔形。喙長而寬,冠隆起圓形成瘤,均為黑色。頸長而彎。體軀兩端稍高,似船形。羽毛灰黑色或淡灰色,頸部正中至背部主翼羽色較深,頸部兩側和前胸部為白色,腹部白色,尾部上灰下白。公鵝頭大,頸長而粗,體軀長,胸深廣,骨骼粗壯,鳴聲宏亮,肉瘤比母鵝發達,眼球突出,好斗,會啄人。母鵝頸略細長,后軀較發達。皮膚淡黃色,脛、蹼橘紅色。 3、品種性能 ①生長速度與產肉性能 平均體重:30日齡1434克;60日齡2522克;成年公鵝4176克,母鵝3726克。60-70日齡平均半凈膛屠宰率和平均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82.36%、61.81%。 ②產蛋性能與繁殖性能 母鵝平均開產日齡128天。平均年產蛋50枚,平均蛋重145克,高者達200克。公鵝性成熟期90天。公母鵝配種比例1:(20-30)。平均種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0%。母鵝就巢性強。公鵝利用年限3-4年,母鵝4-5年。 本文來源:北京農業數字信息資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