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養生保健指南》報道,人到中年,身體不少零件都開始老化。天天轉來轉去的膝關節首當其沖,免不了受到磨損。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院長李斯明從1999年開始研究膝蓋疼痛至今,他發現,一般人膝關節疼痛的發病高峰是在40歲以后,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李斯明認為,40~45歲間的女性膝關節痛與絕經后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很大關聯,平時喝牛奶補鈣是預防膝關節疼痛的關鍵。李斯明認為,牛奶中的鈣質遠比鈣片中的鈣有活性,基本可以被人體吸收,是很好的補鈣方法,因此建議大家要天天喝牛奶。 蹺二郎腿在李斯明看來也是保護膝關節的好辦法。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關節在不負重的情況下進行屈伸,既使關節有一定的運動,又不會加重磨損導致疼痛。 但解放軍第305醫院骨科醫生劉楊提醒,蹺二郎腿確實能活動膝關節,但最好別持續時間太長。因為一方面,要保持蹺二郎腿的姿勢,膝部韌帶就會一直處于緊繃中,時間長了韌帶就失去了彈性,變松后的韌帶反而不利于保護膝關節。另一方面,蹺著二郎腿不動,膝關節容易變僵硬,此時突然活動還會對其有損傷。因此,劉楊建議,最好雙腿來回交替著蹺二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