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本是水產品消費的淡季,細心的市民發現,近期水產品的價格不降反漲。 昨天,在三眼橋、唐蔡路等集貿市場,賣魚的攤位不少,但是攤位上魚的數量不多,有市民正在選購。鯽魚每斤8.5元,草魚每斤6元,胖頭魚每斤6.5元,大家抱怨魚的價格比以前貴了不少。市民朱先生稱,過去買兩條鯽魚不超過十元錢,現在則要多掏好幾元錢。攤販們也很無奈,夏季魚類不耐存放,每天的進貨量不敢太大,擔心賣不完會虧本。上游的批發價上漲,零售也只好跟著漲。 來自武漢市物價局監測的數據顯示,今年水產品價格同比去年上漲兩成以上,其中胖頭魚、鯽魚的漲幅最為明顯,均達到兩成以上。胖頭魚5日均價為每斤6.93元,比上月上漲2.51%,比去年同期上漲21.79%;鯽魚5日均價為每斤8.06元,比上月上漲6.05%,比去年同期上漲23.05%。 來自武漢白沙洲水產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以來,水產品的價格一直有所上揚。 據經營水產品多年的周天兵介紹,今年大部分淡水魚類價格都有所上漲,除了因飼料、人工成本等因素導致上漲外,今年前期的干旱氣候,使得水產品的養殖量銳減,導致淡季水產品價格不跌反漲。后期,如果供應繼續乏力,估計價格很難降下來。 此外,也有人士稱,豬肉、蔬菜等替代型農產品價格處于高位,水產品也會跟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