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海檢驗檢疫局披露,連續從共計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受此影響,上海市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近日對商戶加強了商品安全檢查,由于印度尼西亞黃鱔和菲律賓黃鱔已經被禁止銷售,拉升了整個上海市場上的黃鱔價格。日前,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海關在一個星期前已經將染蟲的進口黃鱔銷毀,并無相關水產品流入市場內。目前市場在售的進口黃鱔來自于孟加拉國,且均有檢驗檢疫證、海關報關單和營業執照。 同時,銅川路水產市場信息員唐泰來表示,上海市場上的黃鱔大多來自國內,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蘇等地的野生黃鱔只要證件齊全,就可以在市場上正常銷售。 中國水產養殖網記者了解到,進口黃鱔在南方不少城市的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大,能達到一半左右,但是在南京上海杭州北京天津等市場上,主要還是內地普通黃鱔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很多中小城市的黃鱔批發商甚至連進口黃鱔都不認識的。所以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管理費提出的解決方案就值得商榷了,當然主要是針對湖南湖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蘇等地的野生黃鱔的規定了,因為讓國內野生黃鱔能達到“證件齊全”的要求,可操作性實在是太大了,大到這個規定有點荒唐的地步了。因為野生黃鱔都是由各地農民通過不同的方法捕撈而來的,很多人文化程度比較低,他們只是掌握了捕撈黃鱔的這個技巧,然后賣給當地專門收購黃鱔的小販子,每次賣的黃鱔基本都很小,幾斤十幾斤的都有。當地的小販子會把收購來的野生黃鱔賣給大一點市場的批發商。在固定電話手機等通訊設備還不發達的時候,整個操作環節都是相當原始相當耗時間的,現在的情況好多了,打個電話就可以了解一下市場上黃鱔價格,然后跟批發商討價還價,貨源緊張的時候甚至可以讓買家上門收貨。 據我們中國水產養殖網記者了解的情況看,如果真的讓市場上的野生黃鱔都達到“證件齊全”,這個可操作性絕對是很差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可操作的空間。舉個例子,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上黃鱔批發商張三根據市場管理方的要求提供相關證件,他肯定要找野生黃鱔收購商李四,讓李四給他提供野生黃鱔的證明,否則就不收購他的黃鱔;李四一般也不會自己下去捕撈黃鱔,他是從農民王二麻子們那里收購黃鱔的,李四也只能讓王二麻子們提供野生黃鱔的證明;最后犯難的就是王二麻子們了,因為他們或許已經捕撈黃鱔捕撈了很多年,但是還是第一次聽說要提供什么證明。這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荒唐? 那么應該出個什么樣的規定才能看起來比較合理一點?市場管理方可不可以在黃鱔進入市場之前進行檢查,或者抽檢?考慮到每天市場的黃鱔銷量比較大,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估計不會這么做,中間產生的成本也比較高,如果真的要這么操作,產生的費用肯定還是要轉嫁到批發商身上,從而直接抬高市場上黃鱔的價格。 那么我們可不可以直接報批國家檢驗檢疫局,禁止進口印度尼西亞黃鱔和菲律賓黃鱔,這樣沒有問題的緬甸黃鱔孟加拉黃鱔和我國內地野生黃鱔就可以在市場上繼續正常銷售了。中國水產養殖網記者了解到,自從“染蟲黃鱔門”事件后,印度尼西亞黃鱔和菲律賓黃鱔根本進不了港,所以廣州黃沙水產市場上根本沒有印度尼西亞黃鱔和菲律賓黃鱔銷售,廣州黃鱔批發商表示目前黃鱔生意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煩,孟加拉黃鱔和緬甸黃鱔供應商辦理“三證”肯定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一些內地野生黃鱔供應商也不敢輕易往廣州發貨,碰上查的緊的,肯定要耽誤不短時間,黃鱔運輸過程產生的損耗會增加,這也是目前廣州市場上黃鱔價格上漲的一個原因。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我們把有問題的印度尼西亞黃鱔和菲律賓黃鱔擋在門外,讓孟加拉黃鱔緬甸黃鱔以及我們內地野生黃鱔繼續正常銷售,就OK了。如果不這樣的話,肯定會影響到我國的黃鱔產業的,不僅僅野生黃鱔了,目前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非常火熱的黃鱔養殖產業都會受到很大的沖擊,或許說提供產地證明會對整個黃鱔產業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短期內就采取這樣看似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際上是急于求成了。 本文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