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奶價開始回升。3月份以來,受季節和政策的影響,我省生奶收購平均價格一路下滑,最低時達到3.18元/公斤。雖然奶業的自身增長動力仍處于整理狀態,但回落的動能已經減弱,當前生奶價格的形成主要受供需和成本兩方面因素影響,在短期影響減弱后奶價觸底反彈,是由奶業基本面所決定的必然趨勢。當前奶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真正的優質奶源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要,隨著奶牛養殖結構逐步優化,規模化、標準化飼養開始成為奶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奶業的發展基礎漸趨穩固。 后市:奶價有望繼續上行 首先,從供需看,后市雖受下游產業調整有所影響,但供需偏緊的局面仍將持續。今年以來,宏觀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為乳制品市場的趨好提供了良好環境。經過不斷的行業整頓,主要乳制品企業的產品質量得到提高,消費者信心不斷提升,加上城鄉居民收入穩增、乳制品剛性需求的拉動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場回暖速度有所加快。加之,近幾年來奶牛養殖結構的調整,使牛奶產量仍落后于同期下游乳制品的加工需求,如2010年國內原奶產量3570萬噸,同比增長1.5%,落后同期下游乳品產量增速9.7個百分點。而且由于奶牛生產周期長,短期內國內原奶產能顯著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供需偏緊的局面使奶價,尤其是優質奶源的奶價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 其次,從成本看,奶牛養殖成本主要由精飼料成本、粗飼料成本、折舊等間接費用和人工成本四大部分構成。記者日前對我省部分規模牧場調研時發現,進口苜蓿一級品已經達到2600元/噸,比年初增加了200元;玉米達到2.13元/公斤,比年初增加6.5%;人工費用也有了大幅的提升,現在牧場飼養員人均工資一般維持在1600元/月,比年初增長了近300多元。后市在苜蓿、玉米等飼料價格看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推動下,奶牛養殖成本將繼續上行。 第三,從輸入性因素看,其對國內原奶市場的影響力也在增加。一是當前實施的特保措施下奶粉進口增速可能有所放緩,但在國內奶源緊張、國際上新西蘭牛奶產量增長低于預期以及“恒天然”大幅上調原奶收購價格等因素影響下,今年奶粉進口規模和價格將繼續增長,二季度之后,我國奶粉進口價格重回4000美元/噸的高位已成定局。據3月1日恒天然網上拍賣結果顯示,大洋洲全脂奶粉近期和遠期現貨(2011年5月份和9-11月份大洋洲船邊交貨)價格分別為4958美元/噸和4291美元/噸,較前一交易日價格分別上漲15.4%和2.6%。以2011年奶粉進口50萬噸,進口均價上漲20%估算,2011年因進口成本上升對國內原奶價格上漲的貢獻接近2個百分點。二是日本核事故影響或利好國內奶業發展,日本大地震引發核輻射泄漏危機,當地奶粉有受污染之虞,我國消費者會對日本奶粉有戒心,供應亦可能中斷,這有利于國內乳制品加工企業重新獲得市場空間,給奶牛養殖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前瞻:奶業迎來發展機遇 根據相關因素分析預測,奶業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期。一方面,隨著消費者信心的進一步恢復,整個行業市場需求的空間也會進一步拓展,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奶源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但必須看到,目前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任度依然沒有恢復,進口嬰幼兒奶粉對國產乳品行業的沖擊依然非常明顯,奶業仍處于產業恢復的上行通道之中。另一方面,受上游產品價格、原料價格和用工成本等因素影響,奶業生產仍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同時在出口面臨較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乳制品的出口不會有大的改善,奶業發展必須沉著應對進口乳制品增長帶來的競爭壓力。 機遇要緊緊把握,挑戰要妥善處理。在此建議,奶業應該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產業主管部門要繼續引導和推動奶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實現由粗放經營向科學發展的轉變,由注重數量速度向更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的轉變。企業應加快奶源基地建設,奶牛養殖者應注重推進奶牛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提高奶牛飼養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奶源質量。 二是政府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產業政策,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乳制品行業管理,加快推進乳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乳制品安全生產監管機制。 三是要大力推進乳制品行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誠信標準的宣傳和培訓,指導和督促企業健全誠信管理制度,加快在乳制品行業全面推進企業誠信建設,為乳制品質量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要配合做好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加強對通過重新審核的乳制品企業進行監督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對未通過審核的企業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依法嚴厲查處無證生產行為。 本文來源:山東畜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