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強震已過一月有余,驚恐中走出的日本人民已經開始重建家園。然而,余震不斷,核泄漏事故不斷升級,緊張未減的局勢讓日本水產品需求存在大量缺口。日本強震會給山東水產品出口行業帶來什么樣影響?我省對日出口企業將面臨何種境況? 近日,記者從財政廳了解到,日本強震對我省水產品出口行業影響正負交織、利弊皆有。 震后日本進口激增,對日出口檢疫批次減少。目前,日本國內水產品現貨供應短缺,需求激增,市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日本公司迫切希望中國公司加快生產,增加產量,催單較緊。 以榮成某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為例,一些原本4月份交付的訂單也被要求提前至3月下旬完成。另外,為保證貨物能及時快速運達,日本放寬了原定每批必檢的檢查要求,有時甚至要求出口商品僅經我方檢驗檢疫即可。 對日出口小型海運船只延停發貨,大型集裝箱海運正常。目前,國內港口對赴日集裝箱裝載量小于300標箱的海運船只延遲發貨或者停止發貨,而大型集裝箱運輸船只卻基本不受影響,只是到港提貨時間可能比原來延遲1-2天。 日元匯率升高,提高了出口企業利潤。由于日元匯率持續堅挺,而我省對日出口大多以日元結算,匯率提升,直接提高了我省水產出口行業利潤率,而且還間接擴大了我省對日水產出口量。 但也有部分水產企業反映,日本東北震區客戶市場風險較大,部分水產出口企業也面臨撤單或毀約風險。目前,由于日本東北重災區交通及通信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一些客戶位于日本東北重災區的我省水產企業無法與客戶取得聯系,原先采購訂單很可能被取消,存在著極大的撤單風險。 業內專家建議,針對日本災后市場的需求特點及激增預期,一是要充分運用財政扶持政策積極實施企業質量認證和標準化提升建設,通過自我加壓,不降反升提高出口產品檢疫檢測標準,夯實出口產品質量基礎;二是要積極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工作,針對日本市場少水、缺電等不利條件,積極投入適合災后重建特點的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新產品,以填補災后需求市場的巨大空間。三是要抓緊對企業研發及一線工人進行技術培訓,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技工隊伍,為將來貿易恢復常態后企業擴大產能做好人力資源儲備。 本文來源:大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