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在杭州市屏風街菜市場20號攤位賣海鮮好幾個年頭了,從沒像現在這么焦慮過。 “人家說,日本地震核泄漏了,海水有污染,海鮮不好再吃了。”眼看著生意一天比一天清淡,林女士越來越著急,“再這么下去,生意真當是沒法做了。” 菜場:海鮮生意下降一半 下班時間,屏風街菜場的水產區,一邊是河鮮,生意不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邊的海鮮攤,大多數顧客只是走過看兩眼。 “很新鮮的,買點回去嘗嘗看。小黃魚17塊錢一斤,帶魚20塊一斤。”一位攤主叫賣。路過的大媽撇了撇嘴,搖搖頭,走了。幾個賣海鮮的攤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留下苦笑。 “跟你說啦,我在這里做了四五年生意了,沒像現在噶難做的。”“就是就是,不光是一家,我們大家都一樣,虧啊虧死了。”攤主們紛紛向記者倒苦水。 20號攤位的林女士告訴記者,自從3月下旬以來,生意就沒好過。“清明前最慘淡,最近稍微好一點,但連往年的一半都不到。” “我自己也看報紙的,我們賣的海鮮沒問題的,我自己也在吃的。可是客人們都不相信。”林女士嘆了口氣, “因為賣不動,壞掉的海鮮很多,再下去真是要虧死了。” 海鮮大排檔: 收入比往年少了20% 晚上8點,記者又到黃龍海鮮大排檔探風。顧客不多,只有最前頭的沈家門海鮮稍有人氣,靠后的幾家店甚至連一桌人都沒有。 沈家門海鮮大排檔的老板吳斌告訴記者,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同期確實有所下降。 “一天大概一兩萬收入,跟黃龍其他店比比,還算可以,不過比去年低了20%肯定是有的。”吳斌說。 最近,來大排檔消費的多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年輕人對時事比較關注,科學常識都有一點,應該說比較理性,不會人云亦云。恐慌一小段時間后,理性就回來了。”吳斌分析,這也是3月下旬生意尤其慘淡,清明后逐漸轉好的原因。 海鮮餐飲店: 基本未受影響 奇怪的是,記者從百井坊巷小廚師沈家門小海鮮店了解到的情況,卻與前二者大相徑庭。 “生意基本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也對我們沒多大沖擊。”經理鮑遠輝說,而且隨著天氣轉暖,生意倒是越來越好。 同樣做海鮮生意,菜市場、大排檔和門店為何差別如此之大。“我覺得消費群體是很重要的原因。”鮑遠輝分析。 “菜市場一般是中年人去得比較多,尤其是中年婦女去得最多。大排檔消費群體相對年輕一些。而來我們這里消費的顧客,年輕人居多,而且大多數是回頭客了,對我們店家比較信任吧。” 海洋與漁業局: 市場上海鮮是安全的 我們吃的海鮮真的會受到日本核輻射的擴散性影響嗎?記者向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求證,得到的答案很明確:否。 海洋與漁業局一位工作人員明確地告訴記者,目前我省市場上的海鮮是安全的。“我們根據環保局提供的數據,包括空氣、水質等各方面的檢測,結果顯示是正常的,全都在標準范圍內,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本文來源:今日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