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雙匯“瘦肉精”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廣東江門市農業局總畜牧獸醫師龔榮茂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非常自信地說:“我從事飼料管理已經有10年了,從來沒有發現江門飼料企業在生產環節有添加‘瘦肉精’現象。”這份信心正是建立在江門市飼料產業幾年來穩步健康增長的基礎之上。 2009年,江門市飼料產業總產量超過了湛江市,在之后一年多時間里,我市飼料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去年飼料產業實現總產量214萬噸;在對飼料企業“瘦肉精”等違禁藥物殘留專項檢測,合格率也達99.5%。 與此同時,江門市的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業不斷做大做強,前景顯得一片光明,展望未來,我市飼料企業的老板們對今后發展滿懷豪情。前有廣州、佛山,這是標兵,也是目標,因此江門飼料產業“坐三沖二”的夢想,如同引發無限期望的陽春三月,正在躍躍欲試…… 傳統飼料 全市單一飼料企業僅1家 所謂傳統飼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言的豬飼料、雞飼料、魚飼料等。目前我市有飼料企業80家,絕大多數為制作傳統飼料的企業,市畜牲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80家企業當中,有“配合飼料生產企業64家,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料企業12家,單一飼料生產企業1家,動物源性飼料生產企業3家”。 去年,禽料生產領先其他傳統飼料,年產量約110多萬噸,其次是豬飼料,約70多萬噸,水產料近30萬噸。年產量較上年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這些枯燥數字的背后,透視出來的是本地區日益興旺畜牧產業以及水產養殖業,一環緊扣一環,不妨先看看去年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去年,我市家禽飼養量達到16099萬只,生豬飼養量達到508.36萬頭,水產品產量達到67萬噸,不僅產量增長快,而且發展形勢平穩。 傳統飼料的生產和相關產業發展聯系相當密切,一位從事多年飼料生產的企業負責人為記者舉例說:如一只三黃雞,生長期約105天,一天要吃1-2兩飼料,全部飼養過程大約要用料近10公斤;一畝魚塘,大約一天需撒料15-20公斤。由于江門飼料產品絕大多數是在本地銷售,這種“一環扣一環”效應就更加明顯,“前一環”養豬的、養雞的、養魚的多了、發了,“后一環”的飼料企業才有錢賺。 江門市的傳統飼料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各廠家對各類傳統飼料基本是“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企業上午生產豬飼料,下午也可以生產雞飼料甚至珍禽飼料了,全市單一飼料企業僅1家。對這樣的“江門特色”,飼料企業的老板有著自己的經營“小算盤”,新會新環飼料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榮基稱,多一些品種,就是多一條銷售渠道,這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鐘榮基說,現在廠家多,競爭大,飼料產業本來就是低利潤,“多些選擇,才有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