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日常檢測,畜牧部門發現銷往外地的生豬尿液中含有萊克多巴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瘦肉精”。隆回警方順藤摸瓜,歷時8個多月,偵破了這起被公安部督辦的特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今天,記者從隆回警方了解到,現已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地下飼料加工廠1家,搗毀萊克多巴胺生產廠1家、生產線2條。 350多頭生豬檢出“瘦肉精” 去年6月底,湖南隆回縣畜牧部門在日常檢測中發現,該縣向某往外販運的生豬尿液中含“瘦肉精”成分。據向某介紹,他家的豬飼料全部從飼料經銷商隆定榮處購買。經送省里檢測,隆定榮經銷的“北京奧特”牌飼料含有萊克多巴胺成分。隨后,該縣350多頭喂食了這一飼料的生豬,被禁止出售,造成養殖戶經濟損失60余萬元。當年7月11日,隆回警方成立專案組,偵查此案。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了解到,這種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飼料,是由江西省曹宗盛、程郁東等人在南昌小藍經濟開發區內租用廠房生產,經黃躍偉銷售到邵陽、隆回等地。7月18日,專案組在江西南昌警方的配合下,一舉將曹宗盛生產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非法飼料作坊予以搗毀查封。 跨省追查公安部督辦案件 好家伙,可別小看這個小作坊。據曹宗盛等人交待,從這里生產含有萊克多巴胺化學品的飼料,不僅銷到我省,還銷到江蘇、浙江、湖北、陜西、廣東、海南等全國十多個省市。今年1月30日,公安部將該案列為督辦案件。 曹宗盛、程郁東等人還交待,銷售“萊克多巴胺”的賣家是通過網上找到的,自稱“沈葉冬”,從沒有見過面,談生意和交易都是通過電話。而且對方的發貨地也經常變換,湖南常德、江蘇常州、湖北武漢、陜西西安等地都發過貨;手機號碼和銀行賬戶也經常變更,行蹤不定。 為了盡快破案,專案組全體民警顧不上春節休息,奔波多個省市調取證據資料、追捕犯罪嫌疑人,有時一天要跑一兩個省,吃睡都在車上。3月4日,在湖北警方的大力支持下,終于在武漢市抓獲了這個“沈葉冬”,現場扣押了手機、銀行卡、假身份證等大量作案工具。 2000公斤“瘦肉精”兌飼料 經審訊,“沈葉冬”真名羅凡,系湖北省天門市人。他先后從浙江人陳秋良、張華娟處共購進萊克多巴胺約2000公斤,分別銷往河南、湖北、海南、江蘇、江西、廣西、廣東、陜西等多個省市的飼料加工廠,銷售金額達400余萬元。 3月22日下午,專案組又在浙江新昌縣將陳秋良抓獲,并將其位于奉化市某公司院內的萊克多巴胺生產線和位于江西省九江縣赤湖工業園某公司的萊克多巴胺生產線依法查封,對所生產的萊克多巴胺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生產機械依法扣押。 至此,曹宗盛特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湖南7·11瘦肉精案件”告破。目前,經公安部、省公安廳指示,此案已移交邵陽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繼續偵查。 關鏈接 這種“新型瘦肉精”與雙匯事件中的一個樣 傳統上所稱的“瘦肉精”一般指“鹽酸克倫特羅”。與傳統瘦肉精同屬“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的萊克多巴胺,同樣能提高豬的瘦肉率,且號稱“代謝更快、殘留更少”,成為“新型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屬同一種藥物,作用類似,但由于不少地區并未對之作抽檢,近年來常被不法分子用作瘦肉精的替代品。此次雙匯“瘦肉精”事件中,央視記者隨河南執法人員到豬場檢查,就發現原“不含瘦肉精”的樣本,一測萊克多巴胺就“現形”了。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