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路1238弄藝康苑的十多戶居民每戶付了900元,與上海綠倍營養蛋專賣店簽訂了每月送蛋上門服務,期限為2年。沒想到,這項服務只持續了數月,居民就再也沒收到過雞蛋。晨報3月17日對此報道后,又陸續有閔行、寶山、靜安的居民來電反映遇到同樣情況。記者聯系到專賣店的前負責人,他表示已經將專賣店、養殖基地全部轉讓給了朋友陳某,但記者無法聯系到陳某,送蛋上門服務何時能夠恢復仍舊未知。 居民:專賣店搬走后,去年11月也曾一度停送 家住昌平路428弄的吳阿姨表示,早在前年10月底,她就和上海綠倍營養蛋專賣店簽訂了訂購合同。她訂購的價格更優惠,兩年送蛋上門服務,一共付了720元。她的印象里,2010年春節后,專賣店就從昌平路搬走了,"當時工作人員說要搬到東臺路". 雖然專賣店搬走了,但吳阿姨之后幾個月也都能按時收到蛋。不過,去年11月,她與同小區的訂戶沒準時收到雞蛋,但她接到一份來自上海綠倍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致歉信,公司解釋稱,場地當月開始整修,原先養殖的黑羽雞已到了淘汰時間,正在處理,雞蛋將推遲一個月發放。 吳阿姨聯系了最初接待她的一位崔經理,對方表示稍后會發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吳阿姨收到了蛋,但之后就再也沒了。 與吳阿姨一樣,閘北、寶山、閔行的一些訂戶也聯系過這位崔經理,對方給出的答復是"本月底可能會拿到蛋。"不過,送蛋服務能不能本月就恢復,訂戶心里都沒底。 專賣店前任老板:養殖基地專賣店全部轉讓了 崔經理在電話里告訴記者,營養蛋的項目是他一手辦起的,不過專賣店搬出昌平路時,包括專賣店業務及養殖基地在內的整個項目,已全部轉讓給了好朋友陳某,"沒要他一分錢,更沒簽協議"."現在居民拿不到蛋,與我無關。"崔經理說,春節前有居民聯系到他,詢問送蛋的服務為什么突然停了,當時他兩次將自己的養殖場所出產的蛋送去。 崔經理表示,他這么做的初衷是為了幫助朋友,"去年10月左右最后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經營不是很好。"崔經理說,他如今無法聯系到朋友陳某,但會盡力爭取月底將蛋送到居民手中,"我現在經濟上也比較緊張。" 公司員工:還在等著發拖欠的薪水 上海綠倍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員工近些天來也在找陳某要薪水,但陳某的手機已經停機了。 員工王女士說,她與單位簽訂過勞動合同,在東臺路的公司辦事處工作。去年11月中旬,她與一些同事先后接到電話,說不用去上班了。而當大家趕過去時,發現東臺路的辦公地已經沒人在了,老板也不知去向。 王女士說,到去年11月止,公司還有4個月的薪水沒發。她的同事周女士等人則在去年9月開始工作,勞動合同還沒簽,現在仍有2個月的薪水沒拿到。 找不到陳某,他們帶著材料去申請勞動仲裁,目前正在等待仲裁結果。 在她們申請勞動仲裁的材料里,一份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復印件顯示,上海綠倍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都為300萬元。而記者登錄上海工商網,查詢到該公司注冊資本是10萬元,實收資本則為3萬元。而上海綠倍營養蛋專賣店是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去年6月25日已經注銷。 律師點評:店注銷后再訂合同涉嫌詐騙 北京市大成律師所上海分所律師楊永勝說,根據相關規定,居民現在完全可向這位崔經理主張返還購蛋價款,但是,該店的營業執照注銷之后,如果仍然以上海綠倍營養蛋專賣店的名義簽訂合同,則還有可能涉嫌合同詐騙。 楊永勝還表示,如果有證據證明上海綠倍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有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違反公司法的行為,勞動者也可以考慮向上海綠倍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追索勞動報酬。 □晨報記者 趙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