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周一公布,中國2月份進口大豆油、棕櫚油和菜籽油總計494,000噸,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0%。 該機構稱,其中菜籽油進口量53,143噸,同比增長57%;大豆油進口量為108,743噸,同比增長381%;棕櫚油進口量為332,495噸,同比下降16%。 油料價格缺乏競爭力已經迫使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民轉而種植玉米和棉花。農業部近期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豆種植面積今年可能較去年減少11%。 總部位于香港的鳳凰衛視(Phoenix Satellite Television)上周末援引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的話報導稱,中國政府正在制定一項油料的十二五規劃,以提高國內大豆、花生和油菜籽等油料的產量,將食用油的自給率維持在當前40%的水平。 韓長賦補充稱,政府將擴大投資,并運用科技手段推動油料產量回升。 中國海關總署稱,中國2月份大豆進口量跌至232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21%。 海關總署對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數據予以確認,稱今年前兩個月大豆進口量總計為74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6.1%。 中國商務部本月早些時候稱,中國3月份大豆進口量可能達到365萬噸。這意味著繼2月份大幅回落后,3月份大豆進口量將恢復增長。 如果預期實現,則3月份大豆進口量將較上年同期下降9%。 由于未包括所有貨物,預測數據通常會低于實際進口量。 《廣州日報》3月中旬發表的一篇報導稱,中國國務院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中國今年的大豆進口量可能超過6,000萬噸,去年為5,480萬噸。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