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光明、伊利、蒙牛等乳品巨頭,擁有多大的全球競爭力?全球化指數的測評將分出高下。 乳制品行業一直飽受爭議,幾年前爆發洋奶粉二惡英事件,大批進口奶粉撤出了中國市場,使得國產奶粉開始處于市場的有利地位,進而國產品牌的奶粉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有了象蒙牛,伊利,三鹿等等知名的國產品牌。然而其后爆發的三鹿奶粉事件、性早熟事件或許可能正在慢慢發展成為一種國產奶粉的信任危機,繼而引發世界人民對乳制品行業的疑惑和新的期許。另一方面,很多乳制品企業在經歷了這些陣痛之后,都在以這些事情為鑒,奮發圖強,努力改善,試圖振興乳制品行業,挽回消費者的信心。值此重要時刻,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分析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投資計劃中心、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跨國公司》和《中國畫報》雜志等共同開展了 “中國與世界”跨國公司品牌指數研究評議工作,協助這些企業在海內外市場充分展示品牌形象,也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企業。中國的乳制品行業在經歷了接二連三的事故后,雖然消費者信心受到重挫,但企業已經吸取了教訓,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欲借此進一步推進跨國戰略,再振中國乳業雄風。 外國消費者的期待 中國的品牌因為具備中華獨特的文化魅力而備受國外消費者青睞,他們期待東方的文化和企業走近他們,帶來東方風味和價格優勢。另一方面,中國的品牌打入國外市場會讓國外的品牌保持鮮活,讓國外的產品不管是在生產還是銷售都不會無所顧忌。而對于國外消費者來說,中國的哪些品牌值得信賴?他們的國際競爭力又如何?品牌價值值幾何?通過這次評測,這些問題都不難解決。 本次評測活動將從六個方面對乳制品行業的品牌進行評測,評委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投資計劃中心主任卡爾.索萬博士、聯合國貿發會議安妮.米諾克絲博士、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教授和中國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等重量級專家擔任,評測結果將以跨國公司特刊的形式向聯合國相關官員和各國經濟主管部門提交。這使得國外的消費者能更全面的了解中的品牌,中國的品牌也能夠服務于更多的全球消費者。 本國消費者的厚望 伊利、蒙牛、三元等乳制品在國內已經有一定的地位了,消費者知道這幾個品牌很好,但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了?一直以來也沒有一個量化的指標形象的向消費者展示。而且中國的市場上也充斥著許多國外的品牌,那么中國的乳制品是否也同樣出現在國外市場?是否也受到了同樣的認可與歡迎?這是消費者所關注,所期待的。尤其是在消費者目睹了中國乳制品近年來幾件慘痛的事件后,急需要一些國際化品牌的出現,這些品牌應該是中國本土的品牌。組委會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中國的乳制品在得到國外的認可后一步步的強大起來,進一步鞏固國內市場。 跨國發展的大好時機 當前國家非常注重鼓勵國內大企業走出國門。一方面,相關部門認為應該大力發揮跨國公司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要大力培育中國本土的跨國公司;另一方面,乳制品行業在經歷了幾番陣痛之后已經吸取教訓,完善產品生產鏈,加強食品的監管,現在有幾家企業基本具備了走向全球的實力,應該趁此機會布局全球市場。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國外的產品比國內的好,然而并非中國的產品沒有競爭力,可能我們品牌的知名度、權威性在全球有所缺乏。我們在評測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指數后,將把評測結果提供給聯合國官員、各國經濟主管官員,并向國內外消費廣泛發布。 本文來源: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