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水產 水產快訊 國內水產 查看內容

    農業部“十一五”期間海上搜救工作情況

    2011-3-17 15:08| 發布者: feifei8526| 查看: 1160| 評論: 1|來自: 農業部漁業局綜合處

    摘要: 2005年7月,農業部以部文發布了《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重點強調了各級配合海上專業搜救機構開展漁業海難救助工作,明確了漁業海難救助工作的相關程序和要求。
      一、制訂海上搜救工作相關制度情況

      2005年7月,農業部以部文發布了《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重點強調了各級配合海上專業搜救機構開展漁業海難救助工作,明確了漁業海難救助工作的相關程序和要求。根據《預案》,沿海11個省(區、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內陸部分省區目前均制訂了本級《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008年7月,農業部與交通運輸部聯合下發了《交通運輸部、農業部關于建立海上搜救聯動機制的通知》,對海上救援工作程序進行了規范,進一步提高了海上險情的救援能力和搜救效率。在應對“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等臺風中,兩部海上搜救聯動機制對有效處置海上險情和成功開展海難救助發揮了重要作用。臺風“黑格比”影響期間,11艘漁船、97名漁民在廣東省陽江市閘坡漁港走錨遇險,經過兩部緊急聯合救助,遇險人員全部脫險。

      二、漁業海上應急救助隊伍能力建設情況

      按照《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要求,縣級以上漁業部門都建立了在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和指導下、以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為依托的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隊伍,并確定了人員編制、工作職責、工作制度和緊急聯絡方式。5年來,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先后舉辦了5期培訓班,共培訓了來自各海區漁政局和省級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的應急管理人員400多人次。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全國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隊伍的能力和水平。

      同時,農業部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漁業海上救助能力建設。2008年11月,農業部與交通運輸部聯合舉辦了“2008年救援大規模受困漁船漁民桌面演習”;2009年9月,農業部參與了交通運輸部牽頭組織的多部委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2010年9月4日,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和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于在舟山海域聯合舉行了漁船自救互救演習。山東、海南和天津、北京等地漁政機構還結合實際舉行了形式多樣的水上搜救演練,進一步強化了各級漁政與搜救機構的聯動機制,提高了漁業船舶自救和互救能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落實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情況

      農業部高度重視海難救助工作,不斷加強與海上搜救中心和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的溝通和協調。農業部與交通運輸部于2008年建立海上搜救聯動機制以來,遼寧、福建和海南等沿海12個省級漁政機構與當地海事、搜救機構建立了相應的聯動機制。各級漁政機構認真執行兩部海上搜救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漁船海上分布廣、救助行動快的特點,積極組織、協調漁業船舶配合海上專業救助力量開展海上搶險救助行動。據統計,2006年以來,全國漁業系統共協調指導沿海各級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組織、調度、派遣漁船8289艘次、漁業行政執法船艇2655艘次,救助漁船4791艘次,救助漁民22571人次,挽回經濟損失約14.16億元。

      四、海上搜救工作的基礎建設情況

      幾年來,農業部不斷加大漁業安全通信和指揮系統建設的投入力度,2005年以來,中央財政共投資8000 多萬元。目前,已經基本建成了以全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四網合一”為平臺,融合傳統短波、超短波通信及衛星、移動通信等現代通信方式,輔以船舶自動識別(AIS)、無線射頻識別(RFID)、漁港視頻監控、應急視頻會議等技術手段的漁船監管和安全通信保障體系,成為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和預警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安漁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據統計2006-2010年,全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岸臺共處理遇險、求救信號7500多次,播發氣象、航行報警41000多次,開展漁民日常通信業務(含有無線轉接)22.88萬多次,參與救助船舶1950多艘次,救助遇險人員2.1萬多人次,挽回經濟損失3.73億多元。

      五、漁業海難救助工作經費保障情況

      為了對實施海上人命救助的漁船及漁業行政執法船艇進行經濟補助,部分彌補救助船舶因參加救助而產生的經濟損失,更好地調動漁業救助力量參與漁業海難救助的積極性,提高漁業行政執法隊伍的救助能力和效率,農業部從1998年開始設立了漁業船舶海難救助補助項目。

      該項目主要是對年度參與海難救助的漁船、漁政船和組織救助的海區漁政局和省級單位予以適當補助,為漁船配備救生、通信和避碰設備提供適當補助,維護漁業安全通信網正常運行,組織漁民職業安全培訓和開展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通過項目實施,提高漁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減少和避免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使漁民自救、互救能力明顯增強,提高漁業海難事故救助成功率,使漁業應急值班體系更加完善,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漁業安全通信保障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為建立漁業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和構建“平安漁業”奠定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廣大漁民和基層漁政船艇參與海難救助的積極性,使漁業海難救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wgysy 2011-3-23 10:22
    貴在堅持啊啊

    查看全部評論(1)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3:2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麻城市| 高尔夫| 黎川县| 建瓯市| 盐津县| 司法| 阳西县| 军事| 平遥县| 桃园县| 行唐县| 普陀区| 宜阳县| 浮山县| 漾濞| 遂宁市| 三明市| 绵竹市| 朝阳区| 项城市| 宜宾县| 阿拉善盟| 手游| 广灵县| 公主岭市| 南昌市| 邹城市| 丹巴县| 浦县| 横峰县| 侯马市| 始兴县| 贡觉县| 长沙县| 遂川县| 德安县| 桃园县| 醴陵市| 桓台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