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顯示,上周(3月7日~11日),9月船期南美大豆對中國港口CNF報價為590美元/噸,折合到港完稅成本約4578元/噸,對應遠期進口利潤為62元/噸,較本月初縮小40元/噸。自2月份以來,遠期南美大豆進口始終維持盈利狀態,但3月以來盈利幅度呈不斷縮小趨勢。 上周,7月船期南美豆油對中國港口CNF報價為1350美元/噸,折合到港完稅成本約10970元/噸,對應遠期進口效益為虧損542元/噸,虧損幅度較本月前擴大近140元/噸。 馬來西亞5月船期棕櫚油對中國港口CNF報價為1295美元/噸,折合到港完稅成本10607元/噸,對應遠期進口虧損602元/噸,較本月初擴大130元/噸左右。虧損幅度為近1年來較高水平,也是近3周最高水平。 加拿大7月船期菜籽油對中國港口CNF報價為1360美元/噸,折合到港完稅成本11052元/噸,對應遠期進口虧損406元/噸。自2月中旬以來,遠期菜籽油進口再次進入虧損狀態,且虧損幅度呈擴大趨勢,目前虧損額較上月中旬擴大近320元/噸。 遠期進口效益不佳制約了進口規模,尤其是油脂類品種。由于進口報價長期高于國內售價,棕櫚油和豆油價格處于倒掛狀態,導致兩大品種進口量明顯下滑。 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棕櫚油進口總量為569.6萬噸,較2009年減少12.4%,而此前兩年均同比增長;2010年我國豆油進口總量為134.1萬噸,較2009年減少44%.當前食用油遠期進口虧損幅度居高不下仍將制約后期進口量。 港口棕櫚油庫存相對穩定 監測顯示,目前國內主要港口棕櫚油庫存約39萬噸,與一周前基本持平;其中,廣州港庫存超過16萬噸,天津港庫存約8萬噸,張家港庫存 6萬噸左右。2010年11月初降至近1年低點以后,港口棕櫚油庫存連續1個月穩步回升,此后兩個多月大致穩定在30萬噸左右。最近3周隨著棕櫚油到港進度穩步加快,港口庫存連續小幅增加,上周相對穩定。 近期我國進口棕櫚油步伐有所加快。據船運調查機構SGS統計,2月份我國從馬來西亞裝運棕櫚油29.2萬噸,比1月份增長87.2%. 但由于進口效益不佳,后期棕櫚油進口可能重新放慢。SGS的數據顯示,3月上旬馬來西亞棕櫚油對中國的出口量為11.1102萬噸,較上月同期減少 35.2%. 商務部預計,3月份我國進口棕櫚油裝船量為8.85萬噸,遠低于2月份的23.5萬噸;3月進口棕櫚油到港量為9.4萬噸,也明顯低于 2月份的19.7萬噸。進入3月后,天氣逐漸回暖,隨著后期氣溫進一步回升,預計棕櫚油購銷市場將趨于活躍,港口棕櫚油庫存變化可能因此趨于頻繁,變化幅度也可能加大。 作者:曾曉虹 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