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反芻 牛羊文化 查看內容

    發展牛文化事業 促進牛產業發展

    2011-3-10 11:03| 發布者: jieming| 查看: 788| 評論: 0|來自: 乳業時報

    摘要: 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牛文化研究成果和多次組織大型公益活動的實踐經驗,提出“以牛文化促牛產業 ” 的觀點、途徑和方法。牛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它記錄了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將伴隨我們開啟美 ...
      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牛文化研究成果和多次組織大型公益活動的實踐經驗,提出“以牛文化促牛產業 ” 的觀點、途徑和方法。牛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它記錄了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將伴隨我們開啟美好的未來。 牛產業發展缺乏文化宣傳

      牛文化的淵源

      似乎有這種現象,講牛排就是歐美,講肥牛就是日本。我國的養牛業、牛奶制品、牛肉制品工業、牛皮制革工業都不如人家,這是為什么?根本原因是在牛文化的建設與宣傳。我國人口占世界的20%,才吃了世界牛肉的 3%。300多年以前,荷蘭男性1.6米 ,女性1.5米 ,比我們四川人還矮;但是吃了300年牛肉、喝了300年牛奶之后,他們現在身高達到1.9米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是越長越高,只有漢族越長越矮,而我國兵馬俑的身高卻是1.81米。古漢語里,關于牛肉的各種吃法就有幾十個名稱,牛排只是其中的一個,與牛有關的漢字就有300多個字。我國的牛文化資源應該說是十分豐富的 , 缺少的就是宣傳力度。

      文化建設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產業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國牛產業需要牛文化建設。我們要花大力氣,造大聲勢,讓牛文化走進城鄉每一個家庭。在我國廣大的農村,處處可觸牛的濃情;在繁華城市的高墻內,人們也難忘兒時放牛騎牛的溫馨情景。人們為什么喜歡牛?牛文化為什么多姿多彩?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們崇敬牛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精神,欣賞牛的憨厚、勤勞、真誠、實在、勇敢、倔強、忍耐、堅毅的性格和品格。從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底蘊,從13億中華兒女血管里流淌的血性,可測牛文化之魅力,可度牛產業發展之潛力。

      我國五千年璀璨奪目的中華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五千年受人崇敬的牛文化。我國的養牛用牛,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夕與牛為伴。 在中國農村的過去,人吃稀飯,牛吃干飯,牛被苗族同胞神化了。牛戰勝了老虎,牛是大哥,老虎是兄弟,牛被苗胞美化了。臘染、刺繡、挑花、織錦等傳統工藝制成的民族服裝上,無不有牛。牛的形象是最美的,牛的心靈是最好的,牛的威力是最大的。畫家齊白石曾自稱為“耕硯牛”,畫家李可染的畫室也懸掛著“師牛堂”的橫匾。

      牛作為一種文化,已滲透進了我國人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牛與我國萬事萬物、民俗事象都有著種種關聯,東西多了叫多如牛毛,脾氣大了叫牛脾氣,大口喝飲料叫牛飲,財大氣粗叫牛氣。牛在文學藝術中常常充當主角,牛的形象早已家喻戶曉。千百年來,圍繞牛的傳說故事、文學作品、藝術創作、電影、電視、成語故事、諺語、歇后語、詩詞歌賦,真是數不勝數,可以說是汗牛充棟。

      牛文化與傳統美德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先生偉大人品的真實寫照。文人學者贊牛,清官百姓贊牛。贊牛者,贊人也。胡啟立也為厲有為的畫冊《孺子牛》作序說:我們所稱頌的牛的種種美德,不正是對勤勞善良質樸的中國勞動人民的謳歌和贊頌嗎?不正是對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謳歌和贊頌嗎?

      是的。多少中國人都在學習牛的憨厚倔強、奮力向前、無私奉獻精神,并用這種牛的精神來激勵自己的工作,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振興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在他們的身邊,常常伴隨著不同形式的牛的作品,他們在牛文化欣賞中享受,在享受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奮發自己的斗志,鞭策自己的行動。我們的牛產業能夠發展到今天,也是離不開那些老黃牛、孺子牛、拓荒牛們的貢獻;明天牛產業的更大發展,需要更多的老黃牛、孺子牛、拓荒牛。

      斗牛文化

      斗牛從自然打斗形態成為人們欣賞的獨立的文化,是從長期的農耕文化中派生出來的。開始是家牛與家牛在坡上放養時的自然斗打,發展到寨牛與寨牛的斗打,再發展到一個地區牛與一個地區牛的斗打,隨著社會參與性的規模不斷擴大,斗牛象征著一種民族精神脫胎出來了。貴州黔東南上千年的斗牛歷史,演繹了一代又一代威風八面的牛王和力敵水牯的捉牛漢子,也涌現了無數的“牛迷”。黔東南斗牛能連續打斗1——2小時,有的長達 4 個小時,斗牛有抵牯、碰牯之分和寬角、窄角之分,還有勾腮牛、勾眼牛、勾腳牛之別,斗打起來技藝紛呈,極具觀賞性。瑤鄉斗牛也是壯觀激烈,兩頭犍牛睜著發紅的眼睛,挺起尖角,直撞對方,抵,挑,沖,刺,皮開,肉綻,血流,角折,摔倒了又爬起,受了傷也決不怯陣。

      中國南方有17個少數民族有斗牛節和敬牛節,包括福建閩東畬族、云南寧穰納西族、四川涼山彝族、廣西象州壯族、湖南江永女書故里、西藏日喀則白朗等。香格里拉縣三壩斗牛,婺城區雅畈鎮銅山斗牛,閩浙邊界的福鼎斗牛,海榴斗牛,晉州斗牛,特別是貴州的臺江、麻江、恩施、涌溪、開陽和凱里的斗牛,都是非常有名氣的。素有“中國最女性化城市”之稱的杭州城里,也時有古樂陣陣、猛牛相爭的陽剛氣息。在我國960萬公里土地上,穿過斗牛場上粗獷的的呼喊,可以親切聽到百姓的文化需求;透過鄉村濃濃的民俗,可以強烈感觸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中國斗牛是以牛相斗體現力量與力量的較量,人和牛同歡共娛,體現了中華文明古國的和諧文化和審美觀,比較西班牙斗牛更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韌頑強、奮力拼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優秀品格,都可以在牛的身上和斗牛文化里找到。一場有品位的斗牛,能夠噴發出它獨具的魅力,讓老年人不消沉、老當益壯,讓中年人不停滯、奮發圖強,讓青少年增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知識與教謚、更加刻苦學習。牛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它記錄了人類數千年的文明,還將伴隨我們開啟美好的未來。

      以牛文化促牛產業發展

      如何發掘、收集、整理、研究、發展中國的牛文化,讓牛文化在解決農業產業結構、處理好“三農”問題、落實西部大開發中發揮積極作用?如何讓牛文化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特別是為繁榮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農村旅游業服務?如何通過牛文化推動我國牛產業發展?

      筆者自2001年開始做過一系列探索,比如在凱里舉辦2003貴州·凱里首屆東方斗牛大賽暨苗嶺放歌演唱會。這次放歌演唱會,把古史傳說中的“炎帝馴野牛”、“老子騎青牛”、“大戰火牛陣”等節目巧妙融入了開幕式方陣巡游和斗牛大賽,既有激烈相斗拼死搏殺的場面,又有勸牛分開的幽默鏡頭,既有清新雅靜的田園氣氛,又有驚心動魄的高潮和令人留連難忘的結尾。我們的目標是:把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 畬族等不同民族、不同村寨、不同斗牛習俗和風采集中展現在一個大舞臺上,同時注入現代民族歌舞元素、音樂藝術元素、哲學倫理元素、和諧文化元素、慈善公益元素,加上“銅頭鐵額、牛首人身”炎帝和蚩尤的遠古神秘文化,演繹上古七千年的中華史詩,打造一個能夠與西班牙斗牛媲美的中國斗牛品牌。

      實踐感悟

      發展中國斗牛

      可以從民族體育和文化旅游業和養牛業兩個方面讓城鄉的民眾和牛產業大大受益。西班牙是世界第二大旅游強國,旅游業收入占全國GDP的 11 %,游客每年觀看斗牛的花費達11億美元。斗牛在西班牙是一種產業,就業人數大約為20萬人,占全國勞動力的1%(不包括斗牛帶動的其他行業就業人數)。西班牙大小城市都有斗牛場,全國共有斗牛場324個。筆者堅信:我們只要努力,就可以把中國斗牛做成一個比西班牙斗牛更大的產業鏈。

      建設現代化斗牛場

      可以帶動一大批相關企業的發展, 比如: 大型斗牛館,牛文化博物館,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風俗堂,風情苑,演藝廳,運動場,牛文化風情街,居民賓館群,民族餐館,運動式游樂場,網球場,羽毛球館,保齡球館,兒童游泳池,成人游泳池,綜合性服務場所,風味小吃街,射擊場,游樂場,鉤魚池,燒烤場,養殖場等。還可以帶動以牛文化為題材的民族工藝品的生產和銷售,比如:民族服飾、剪紙、蠟染、刺繡產品、牛文化書刊資料、紀念品、音像系列產品、牛角銀飾的裝飾品和壁掛、牛頭大雕、石牛、陶牛、牛角酒杯、牛角梳、牛角雕飾品、牛角號、牛腿琴等等。

      提升斗牛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把牛產業的事、政府的事、農民的事整合起來做,把企業的利益、國家的利益、農民的利益綜合起來考慮,牛文化和牛產業的發展道路就寬了。比如貴州是以環境立省,黔東南是以生態立州。我們從國家和政府的需要出發,為貴州黔東南策劃了“ 2009黔東南國際蚩尤文化節 ”。我們把斗牛與中華始祖之一的蚩尤與炎帝連接起來,把斗牛文化與黔東南“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原貌的歷史遺存”原生態美連接起來, 把農民的養牛熱情和斗牛激情燃燒起來,進一步打造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

      建議全國大型牛品生產企業可以到黔東南投資牛文化產業。該州有16個縣市,現有斗牛數6800多頭。全州50戶以上的自然村寨共計3922個,每寨以養3頭斗牛計算,全州就有11766頭,加上50戶以下的自然寨,全州最大斗牛蘊藏量可以達到13000頭。全州村村寨寨都有斗牛場,全州斗牛場約有1100個。但是,目前能夠賣門票的只有凱里和下司兩個地方,最大容量為5000人,達不到產業規模的要求。要使產業做大,必須廣泛吸納政府、企業和社會閑散資金,建設一至兩個可容納2——3萬個座位的現代化斗牛場,以股份參與的形式,加大軟硬件投入,通過1——3年的培育,無疑可以做成一個斗牛品牌。顯然,這種投入對牛品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可圖的。

      成立中國斗牛協會

      全國應該成立一個斗牛協會,指導和規范全國各地的斗牛活動,讓中國斗牛走上健康發展之路。與我國各種傳統節慶文化聯姻,斗牛可以讓城鄉人們的節慶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斗牛文化與產業結合

      斗牛除了本身可以做成一個大的產業和產業群外,牛還可以作為一個文化載體,承載著牛企業的文化和產品,穿行于農村與城市;承載著牛產業的發展理念和先進思想,為牛產業帶來無盡的財富。通過牛文化傳播,可以幫助與牛文化相關的企業做大、做強,并回饋社會,幫助邊老窮地區,救助有困難的人群。

      舉辦牛文化藝術節

      可以結合公益活動,舉辦地方 牛 文化藝術節和全國牛文化藝術節。牛文化藝術活動的主題因時而異,可以緊密配合當前社會和企業的熱點、焦點、難點、重點問題,使古老的牛文化永遠具有非凡的活力。成功的牛文化藝術活動,可以整合各種資源、匯聚各種力量,可以啟動和促進一個地區、一個企業、一個產品的招商引資、商貿洽談、營銷推廣和開發拓展。

      通過牛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牛文化產業縱深發展

      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價值達220億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遞增,正在成為21世紀全球最具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朝陽產業。我國相傳有個配方,把牛皮、牛筋、牛肉放在一起燉8小時,這個湯除了養生防病之外,連中風、癌癥都能治。牛文化既古老又神秘,它能催生一大批各種各樣的牛文化創意企業,特別是與農村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牛文化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中最具創作空間的產業。

      結語:中國牛文化產業是中國的特產,它既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多方面獲取強大的動力和豐富的資源,同時又可以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多方面產生巨大的作用和可觀的效益。努力發展牛文化產業,能夠產生強大的助推力,推動我國牛產業的快速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2:2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容城县| 旬阳县| 怀远县| 福建省| 侯马市| 凤翔县| 绍兴市| 紫阳县| 白山市| 岐山县| 巴林右旗| 海门市| 乌审旗| 株洲县| 永川市| 资兴市| 达拉特旗| 阳高县| 囊谦县| 安陆市| 密云县| 永昌县| 红原县| 葵青区| 霸州市| 保靖县| 昌邑市| 正定县| 大宁县| 怀化市| 定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莆田市| 泾源县| 罗田县| 沾益县| 靖西县| 秦皇岛市| 灵宝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