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是每個豬場生產經營者都要首先考慮的問題,它是豬場生產的前提,同時也是實現品種改良和迅速提高養豬效益的有效途徑。在養豬企業中,品種的改良速度是牽制企業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到國外引種,還是在國內引種,都應該樹立一種科學的引種理念,即三個意識:品牌意識、健康意識、良種意識。 目前,在實際生產中,很多養殖場建成投產時,在引種環節上上并沒有過多重視,這也是造成目前中國規?;B殖場品種退化過快,各類疾病繁多的問題之一。 下面就筆者從事工作以來的經驗,結合本公司相關引種程序,總結如下,供大家點評。
一、 引種考察 1、種豬來源:來自于的豬場越多越好。 例如:
標準:豬場越多越好,種源離得越遠越好。 2、供種能力: 保證在20周內全部到場,所選豬均衡分布在20周齡段內,比如500頭規模的豬場,算上后備母豬使用率90%,實際需要560頭,每周段內必須有28頭豬。如果從50-70kg開始引種,即13周齡-17周齡。 例表:
標準:每一周齡段的豬只最好有40頭的供選數量。 3、種豬編號:是否可以根據種豬耳號和產子記錄找出母親和父親,并進一步找出系譜親緣關系。 標準:保證耳號與種豬編號能對上。 4、生產性能:(配種報表、分娩報表、飼料報酬報表)整體的總產子、健子數、死胎、畸形木乃伊、初生重、斷奶重、斷奶數、首配月齡、發情率、流產率。此外,還有公豬的精液量、活率、密度、畸形率。 標準:平均總產子10頭以上,健子數8頭以上,死胎木乃伊弱子畸形少于1.5頭,初生均重大于1.1kg,斷奶重大于5kg,首配月齡不大于9月齡,發情率大于90%. 5、疾病情況:疾病監測情況、免疫程序、周圍有無藍耳等疫情。防疫保健程序,藥品名稱和廠家等。 如:
標準:必須有豬瘟抗體、藍耳抗體、偽狂抗體等檢測結果。免疫程序必須有豬瘟、偽狂、口蹄疫,藍耳、其他細菌性疫苗有沒有?周圍近期不能出現豬瘟、口蹄疫、高熱病、藍耳病等烈性傳染病。保健程序如何進行? 6、證件提供: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營業執照、動物防疫合格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