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晚,我從北京回到老家陽谷,正趕上兩個月一次的抓雞。 臨睡前,家里人告訴我,因為過年的鞭炮會讓雞受驚死亡,要趕在過年前賣掉,夜里三點就要起床。抓雞賣雞,我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有親手做過。我還有一絲好奇,不知道抓雞會是個什么場面,生命行將結束的雞仔們會不會掙扎,在裝進籠子運往屠宰場的路上它們會不會對人類有些抱怨。 三點鐘,電話準時響起,收雞的汽車來了,家人讓我去雞場幫忙。雞場在村落的南側,建在那里的好處是夏天通風,冬天不冷,有利于保持室內溫度。雞房里常年保持35度,在雞仔剛進來時甚至要調整到40度以上。 不要以為是中央空調給他們供暖,事實上,唯一的取暖設施是五個煤爐,抓雞的間隙,大家伙都圍在爐子周邊取暖,因為室外溫度已經低至零下10度。 我的任務是從卡車上把籠子取下來,一個一個把籠子擺好。一只籠子重20斤,每只籠子放20只雞,熟練的師傅在把雞塞進籠子的過程中,只要隨手一掂,就知道這只雞的重量有沒有達到一斤一兩,如果雙方有異議,可以在電子秤上稱一下。 據收雞的人講,一斤一兩是個坎,如果低于一斤一兩,只能按照雞渣來賣,雞渣的價格大約在1.4元/斤,而超過一斤一兩標準的則是3.35元/斤。價格相差懸殊,之所以訂這樣的標準,據說是因為如果輕于一斤一兩,在分割的時候就會顯得賣相不好。 事實上我發現,那些沒達到一斤一兩的小雞,在抓來抓去、過秤稱重轉換籠子之后已經奄奄一息了,甚至有一只雞仔就在我手里毫無征兆地死去,走完了它40多天的生命旅程。 它的一生是這樣的:雞蛋孵出雞苗,雞苗的價格飄忽不定,有時候3元/只,有時候2毛/只(比雞蛋還便宜,我也搞不清這是為什么),我們家這批9600只雞苗的價格就是2.5毛/只。孵化出來五天后,雞苗被運到雞場,開始為期40天的增肥活動。 雞苗三天剪喙,五天注射防疫針,之后每天喂藥吃飼料。我不知道飼料里是否有激素,但他們的確長的很快,吃的很多,9600只雞苗,每天消耗的飼料從開始的500斤直線上升,后期可以達到每天1000斤。 裝車完畢稱重之后統計,這一茬的9600只小雞,總共歷時34天,平均體重1.5斤/只,存活9000只左右。小雞仔長到1.5斤/只,僅僅需要在一個月里吃掉2.7斤飼料,書上說,每1.7斤飼料就會催生1斤雞肉,外加5毛/只的藥物輔助。 收雞的人告訴我,這9000只小雞將在裝車之后的三個小時之內被運到我們家鄉最大的屠宰場,經過脫毛、分割、冷凍、包裝,然后運到城里,給城里人吃。 村里的人告訴我,他們從來都不吃這種小雞,吃的都是在自己家院子里長大的,每只5斤以上的老母雞或者大公雞,那些一斤多的小雞苗都是給城里人吃的。 來源:理財周報 任家河 北京新聞中心記者山東省陽谷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