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發生于初產母豬所產的仔豬,主要見于2~7日齡,出現不同程度的雙側性震顫,震顫嚴重者因難以吮乳而饑餓死亡,外環境刺激因素可誘發或使震顫加劇,躺臥或睡眠時震顫停止。耐過一周者,可逐漸康復,但有的終生不斷發生震顫。大多死于因震顫而不能吮乳餓死。一般發生率在10%~20%.病理剖檢未見肉眼病變。 豬皮炎和腎病綜合癥(PDNS):主要發生于生長發育期,哺乳期也有發生,呈散發,感染率較低,死亡率10%~20%,許多豬群于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癥同時發生。常見的臨床癥狀是最先從背部、后軀兩側、后肢皮膚出現圓形或不規則的斑點狀丘疹,紅色或紫色、中央黑色的壞死灶,黃豆大小,逐漸破潰、融合成斑塊和條帶狀,漸而波及全身,一般體溫和行為正常可自行康復,嚴重者出現跛行、發熱、厭食,甚至體重減輕。剖檢可見腎腫大、外觀土黃色或蒼白色,被膜下散在性斑點大小不一的白色壞死灶。 與豬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根據作者接診的病例,這是國內最常見和最多發生的與PCV混合感染性傳染病。以發熱、厭食、貧血、黃疸、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和四肢、耳尖及腹下淤血或出血、頜下和腹股溝等淺表性淋巴結嚴重腫脹蒼白、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為主要特征。體溫高達40.5~41.6℃,甚至42℃,高熱稽留。后期食欲減退或廢決,眼瞼水腫發青、眼結膜潮紅、微黃染、后期蒼白,耳部、腰背、腹下。四肢末端淤血,皮膚初期發黃,漸而發紅,尿液發黃漸而發紅,全身貧血消瘦,被毛逆立,咳嗽氣喘,腹瀉似黃痢,糞便帶血,體溫下降到常溫以下,甚至34℃。被感染的母豬子宮內膜炎、不發情或不規律、返情率高、受胎率低、易流產、早產、死胎率高、產仔弱、產仔數少,乳房和外陰水腫。鏡下可見紅細胞邊緣呈鋸齒狀;剖檢可見耳下、腹下、四肢末端可見紫紅色斑塊;皮膚和可視黏膜蒼白,皮下水腫有黃白色膠凍樣侵潤;骨骼肌色澤變淡、略黃;全身淋巴結嚴重腫大、切面蒼白,肺臟邊緣充血、出血,個別肺尖葉肉樣變;脾臟腫大、質軟、邊緣點狀出血;心肌條紋狀壞死、心內外膜點狀出血,心包積有較多量淡紅色液體;腎臟腫大、被膜下點狀出血、腎盂積液,膀胱壁點狀出血;肝臟腫大、土黃色、表面可見灰白色壞死灶;腸黏膜多量出血斑塊,甚至出血性腸炎。發病率高,自然死亡率50%以上,甚至100%. 與藍耳病混合感染:作者接診的病例也較多,國內也多有報道。發生于妊娠母豬、育肥豬和仔豬。哺乳母豬體溫升高(40.08~42℃),食欲不振,泌乳量下降,妊娠母豬流產、早產、產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高,嚴重者食欲廢絕、雙耳及四肢末端皮膚發紺,喘氣;仔豬體溫升高(40.5~41.5℃),精神沉郁,扎堆,腹瀉,皮膚發紺,呼吸急促,急性者2~3天死亡,慢性者2~3周死亡;育肥豬:食欲減退,體溫升高(40.08~41.8℃),咳嗽,腹式呼吸,逐漸消瘦,長期臥地不起,耐過者生長緩慢。 與豬瘟混合感染:可發生于各種年齡的豬,無明顯的季節性。除了豬圓環病毒病的癥狀外,淋巴結腫大更顯著,但是淋巴結切面出血嚴重,還表現出不同類型的豬瘟癥狀:神經型:精神沉郁、轉圈、四肢滑動呈游泳狀,自后而前外周神經麻痹;呼吸型:呼吸急促;繁殖型:死胎、滯留胎、木乃伊胎、早產、震顫性弱仔,仔豬水腫、腎點狀出血;腸型:腹瀉,胃底部可見暗紅色潰瘍區,腸炎、回盲瓣處可見扣狀腫。 與偽狂犬病混和感染:體溫升高,精神沉郁,淋巴結腫大,食欲降低,甚至廢絕。哺乳仔豬精神沉郁、口腔流涎或泡沫,后肢麻痹、步履蹣跚、遇到聲音刺激后尖叫,耳朵發紫,腹下可見粟栗大小底紫斑,該窩母豬有時出現厭食、便秘、震顫、視覺消失或結膜炎,育肥豬癥狀較輕。 診斷: 流行病學特點:公豬、后備母豬、經產母豬、空懷母豬、妊娠母豬、哺乳仔豬、斷奶仔豬、大中小育肥豬等各種豬均可感染發病;多因誘發因子的作用發病,多具有相應的并發病的癥狀。最常見的誘發因子是斷奶、免疫、運輸、妊娠、氣候驟變、斷尾、打號、換料、轉群等。 臨床癥狀特點:體表淺在性淋巴結高度腫大,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可腫大4~5倍;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咳喘,腹瀉,生長緩慢,皮膚蒼白,黃疸;食欲減退甚至廢絕,體溫升高,使用抗菌藥治療無效。有時可見麻痹由后肢開始的漸進性神經癥狀。 剖檢病變特點:淋巴結:體表淺在性和內臟淋巴結高度腫大,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呈串珠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4~5倍;脾臟腫大;肺臟膨大、表面散在大小不一的褐色病灶;腎臟腫大、蒼白、被膜下點狀出血和壞死灶;腦組織充血出血;其他臟器也可見不同程度的病變。 實驗室診斷:病理學檢查全身淋巴結腫大;肺臟退化不全或形成固化,致密性病灶;淋巴結組織內淋巴細胞減少。血清學檢查:1)間接免疫熒光發(IIF):檢測細胞培養物中的PCV;2)ELISA法:檢測血清中的PCV抗體,檢出率99%以上,主要用于PCV抗體的大規模檢測;3)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簡單、快速、特異的檢測法;4)核酸探針雜交及原位雜交試驗(ISH):用于(PCV)在機體組織器官中的精確定位。 防制對策 對感染和疑似感染豬場,徹底清理豬場衛生,每周用2%~3%氫氧化鈉水溶液噴灑豬舍內外、豬圈地面和墻壁,一小時后用清水把豬圈地面和墻壁沖凈,每周一次,再后羿金碘噴霧連續噴霧消毒6天,每天一次,徹底清潔衛生,定期滅虱,消除外環境中的病原體;加強飼養管理,免疫、閹割、剪齒、斷尾、打號或注射要嚴格消毒;平衡飼料營養,提高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 驅瘟神散0.5%、消食平胃散0.3%、復合維生素B 0.1%、白糖5%,全群混飼5天;驅瘟神散注射液1~30毫升、黃芪多糖注射液1~30毫升,混勻后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4天;5%氟苯尼考注射液1~3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2~3.以上注射劑量:剛出生~20千克體重的仔豬為1~10毫升;20~50千克體重的小豬為10毫升;50~150千克體重者,從10毫升為起點,每增加10千克體重用量增加2毫升;150千克以上者均為30毫升。 |